217.第217章

 楊國忠拿著證據回到了興慶宮。

 就像他說的那樣, 人證物證具在,王焊家裡有死士,也的確搜出來圖讖。

 王鉷甚至還是京兆尹, 他掌管整個長安城的防衛,造反是真能夠威脅帝王。

 一百億緡的確多, 但是跟自己的安危比起來不值一提。

 李隆基很快就處理了王鉷。

 賜死,全族流放。

 “陛下,其實臣有一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楊國忠猶豫道。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 面無表情:“你想說李林甫也和謀逆有關係?”

 楊國忠沉默不語, 顯然是默認了。

 殿內安靜的彷彿連一根針掉落的聲音都能聽到。

 過了許久, 帝王才緩緩出聲:“你暗中去查。”

 李林甫生前曾多次舉薦王鉷繼任相位, 李隆基不願意相信李林甫對他有不忠之心,可王鉷是李林甫最親近的黨羽,王鉷謀反,李林甫會一點都不知情嗎?

 多疑的帝王不信。

 楊國忠大喜,面上不動聲色:“臣遵命。”

 楊國忠剛興致勃勃想要離開興慶宮,一出勤政殿卻被楊貴妃身邊的婢女攔了下來, 說貴妃請他一敘。

 他和楊貴妃平日以兄妹相稱, 楊玉環忽然請他過去楊國忠也沒有多想, 眼看著就能心想事成了,楊國忠今日心情十分愉快。

 “貴妃找我有何事?”楊國忠笑著邁入了楊玉環的宮殿。

 楊玉環抬手揮退了殿中的婢女, 看著楊國忠, 也不說廢話。

 “我聽說你前兩日被王鉷參了, 說你謊報軍功?”

 楊國忠輕鬆一笑:“如今已經解決了。”

 他把王鉷給解決了。

 “劍南那邊你打算怎麼辦?紙包不住火,倘若南詔平定不了,早晚會有瞞不下去的一日。”楊玉環語氣不算客氣。

 楊國忠訕訕道:“我這不是已經打算找一個有用的將領去代替鮮于仲通了嘛,只是一時半會還沒有找到人。”

 “壽安公主。”

 楊玉環看著楊國忠, 直截了當:“你不是要針對壽安公主?那就讓她去劍南平叛,把她丟到劍南,和楊家離得遠遠的,聖人也就不會懷疑楊家和壽安公主有勾結了。”

 楊玉環思來想去,覺得自家這個堂兄實在是個禍害,長安單純善良,雖然有些心計可都是用堂堂正正的手段,說不準就會被楊國忠欺負。

 長安沒有壞心,一心只想著她好,她得護著長安一些。

 楊國忠面露為難:“貴妃,可聖人的意思……”

 “你我都知道,聖人的意思不是不能改變。”楊玉環看著楊國忠冷冷道。

 “楊國忠,別忘了你的相位是怎麼來的。”

 楊國忠低下了頭,心想你這是被李安娘那個口蜜腹劍的傢伙給騙了。

 他就搞不懂了,李安娘哪來的本事能騙得姓楊的貴妃不站在他這個姓楊的宰相這邊,反而處處向著姓李的她呢。

 “我再想想。”楊國忠咬著牙,頂住了楊玉環的壓力。

 楊玉環心裡嘆了一聲,知道自己也只能做到這裡了。楊國忠如今已經是宰相了,再不是前幾年她說什麼就是什麼,只能依靠她的小官了。

 李長安正在公主府內下棋,王鉷的死訊傳到她耳中時李長安眉毛都沒動一下。

 “我還以為王鉷至少能給楊國忠添點麻煩,浪費了我送給他的消息。”李長安把棋子扔進了棋缸。

 李長安倒是不可惜王鉷的死,她只覺得王鉷死的還不夠早。

 王鉷每年交入李隆基私庫裡的那一百億緡可沒有一個銅板乾淨。按照唐朝規定,戍守邊疆的士卒應該免除租庸,六年替換一次,但是因著信息交流效率緩慢和唐朝將領時常謊報死傷,所以有些士卒戰死了卻不會立刻消去戶籍。

 王鉷就鑽了這個空子,他向那些士卒的家人徵收超過六年的稅賦,甚至有些士卒已經戰死三十年了,就因為戶籍沒有註銷,他家裡人都還要再把三十年的租庸調交齊。

 一百億緡,每一文錢上面都沾著為大唐戰死將士的鮮血。

 蕭臨光看著李長安沒了棋興,也放下了手中的棋子,垂目把棋盤上的棋子一顆顆按照黑白收拾著,他並不說話,只是聽著李長安說話。

 “算了,看來還是得我自己的人動手。”李長安摩挲著棋盤,抬頭看向蕭臨光。

 “臨光在長安城可有故舊?”

 她打算去拜訪一下朝臣,得有名正言順的名義,李長安打算先拜訪李唐宗室裡的那些大臣,可李唐宗室的朝臣也就那麼幾個,估計每幾天就拜訪完了。

 其他大臣嘛,按照她表現出來的情報她應該是不熟的。

 不過她不熟悉沒關係,蘭陵蕭氏人脈廣泛,她在洛陽住了那麼多年,和久居洛陽的蕭氏交好很正常,藉著蕭氏去搭上其他朝臣也很正常。原本蕭家三年前她離開洛陽的時候就打算把族中子弟送到她身邊,只是蕭嵩去世,蕭家子弟要守孝三年,這才拖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