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0 章

他們的前途都系在她身上,這才是最牢固的關係,只要她在一日,這些人就會跟隨她。

還要清洗鮮于仲通的舊部,李長安打算組織一場考試,文試武試兩項,有能力、品德還過得去的人留用,沒能力的那些人暫時先調到接觸不到兵權的職位,日後再慢慢打發。

然後她前往襄陽,帶領山南東道的軍隊先去睢陽和王忠嗣會和,把安史叛軍趕出河南道,而後再前往洛陽……

先不著急收復長安,長安就像一大塊閃閃發光的金子,吸引她,也吸引安史叛軍。

李長安從輿圖上圈出范陽和長安兩地,沉思片刻,提筆寫下一封調兵書。

如今河西節度使也是哥舒翰,楊國忠和安祿山不對付,楊國忠為了打壓安祿山就主動對哥舒翰伸出了橄欖枝,送上門的便宜不要白不要,哥舒翰寫信問過李長安之後就心安理得接過了楊國忠遞過去的橄欖枝,兼任了河西節度使。

河西兵馬使便是郭子儀,李長安寫信告知哥舒翰,讓他派郭子儀領河西軍前往朔方,與李光弼合兵一處共同攻打范陽,他則領隴右軍南下趕往扶風郡,阻止安祿山繼續西進。

范陽是叛軍老巢,不知道在面對范陽和長安之時,安史叛軍會選擇哪一個地方。是選擇堅守好不容易打下來的都城長安城,佔據正統之名,還是回防范陽老家呢。

不回去,老家被偷家,安祿山手下的士卒十之八九一家老小都在范陽,老家被敵人打下來那范陽軍心就散了;回去,那就守不住長安城,四捨五入就是白費力氣造反了。

“真奇怪,這麼好的策略為何李亨就是不採納呢……”李長安嘀咕著,這是歷史上李泌給李亨提的建議,放緩收復兩京,先拿下范陽,讓安史叛軍失去根據地而手腳慌亂,再慢慢平定河北,到時候安史叛軍失去河北老家被困在中原腹地,便可以關門打狗一舉平定叛亂。

只是軍師再厲害攤上一個沒腦子的主公也沒用,李亨非要先收復兩京,結果硬生生把兩年就能平定的亂局拖到了八年。

沒事,這麼好的策略李亨不用我用,當皇帝這事我上我真行。

李長安心安理得拿出自己的大印往調兵信上一扣,便讓人快馬加鞭將這份調兵書送往河西節度使治所所在地武威郡。

等調兵書送到武威郡時候估計安祿山就打到長安城了,那時候李隆基也就沒本事管她假傳聖旨了,不對,那時候她說的話就是聖旨了,所以印自己的大印就行了。

“主君,弄好了。”蕭臨光把兩份委任狀拿過來,上面已然出現了幾個能夠以假亂真的印章,手續齊全,兵部吏部印章都有,就算是李隆基親自來看,也只會懷疑是他記憶出了岔子忘了自己曾經批過這兩張委任狀。

“不錯,把兩位將軍請過來吧。”李長安讚揚拍了拍蕭臨光的肩膀。

趙國珍和何履光拿到委任書後激動的臉都紅了,絲毫沒有察覺到有什麼不對。

“這次朝廷的賞賜竟然來得如此之快。”

趙國珍美滋滋道:“先前每次升遷都得拖上三五個月,末將還以為這回又得等個半載呢。”

朝廷辦事是出了名的效率慢,趙國珍在朝中又沒有親近好友能替他美言兩句,所以每回他立下軍功都要等許久才能等到朝廷的賞賜。

“不過這一次也太快了,算起來這才十日不到……”趙國珍小聲嘀咕。

十天,夠傳信官從蜀郡到長安走一個來回嗎?

李長安眼神微妙了片刻,臉上面色不變道:“八百里加急特事特辦嘛,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