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

看著浩浩蕩蕩的大軍撤退,虎牢關城牆上的守軍終於鬆了口氣,紛紛歡笑抱做一團。

為首的幾人面上卻更加沉重。

李明錦長吐一口氣:“準備棄關守城吧。”

如今還不是最嚴酷的時候,虎牢關不長腿,可叛軍長腿,說到底虎牢關在險峻也只是一堵牆,叛軍攻不進來卻可以繞過來。

安祿山叛軍拿下潼關後從潼關由西向東攻打洛陽,前後夾擊那才是最難守的時候。

不過眾人臉上的表情也比月前要輕鬆上一些,雖說過段日子的形勢會更加難,可洛陽軍也不是月前連血都沒見過的洛陽軍了。

見識過叛軍殘暴的洛陽軍士氣更盛,洛陽城中所有人,上至沈初李明錦,下至普通洛陽百姓,皆誓死守衛洛陽城。如此高昂的士氣,加上充足的糧庫和裝備庫,足以抵禦百萬之軍。

“寫信給小姑母,告知小姑母洛陽情報。”李明錦吩咐著。

一側的封常清遲疑了片刻道:“我可否寄信一封將叛軍兇殘告知高仙芝將軍?”

洛陽城死守的這段時間,高仙芝已經在李隆基的命令下在長安招募了十一萬士卒,趕赴陝郡,準備阻擊安祿山叛軍。

高仙芝是封常清的老上司,封常清在還未擔任安西節度使之前一直在高仙芝手下擔任副將。封常清年幼喪父,一從軍便入了高仙芝麾下,他能擔任安西節度使也是依賴高仙芝舉薦,一人感情如師徒父子一般。

封常清守了這麼長時間的虎牢關,也意識到了自己一開始的輕敵。

安祿山叛軍不是他們認為的烏合之眾,而是一支實打實的虎狼之師,作戰悍不畏死,且上下團結一心,十分信服安祿山。

再反觀大唐軍隊,一群只有熱血,實則只殺過雞鴨,連長戈和陌刀都沒摸過的新兵,人數也不佔優勢,裝備也不佔優勢,作戰經驗就更別提了,安祿山手下的叛軍各個都是在戰場上廝殺了數年乃至十幾年的老卒。

這些臨時招募的士卒就是從未見過血的家犬,如何能是殘忍狡詐如草原狼一般叛軍的對手。

見識過叛軍攻城之後,封常清只覺得後怕,還好和政郡主那日當機立斷捆住了他,還好沈先生那日撕了聖人密信……他是有點帶兵打仗的經驗,可也沒本事帶著一群連陌刀都不會握的新兵打贏安祿山的百戰之軍啊。

沒用三日封常清就看清了敵我差距老老實實領兵守城了。

可後面高仙芝帶著的軍隊還不知道安祿山叛軍如此難纏,封常清用腳趾頭想都能猜到收到聖人出戰指令的人肯定不止他一個。

封常清看了李明錦和沈初一眼,心中可惜為何和政郡主和沈先生只有一個呢,要是高將軍身邊也有一個能把他捆了的和政郡主和一個撕聖旨如撕白紙一般的沈先生就好了。

“我只勸高將軍退守潼關,其餘不該寫的話一個字都不會說。”封常清小心翼翼撇了比較好說話的沈初一眼。

他還記得自己如今還是俘虜身份。

按理來說他不該多言,可他深知唐軍根本不是范陽叛軍的對手,倘若高仙芝貿然和安祿山對上,只怕討不找好。為今之計,高仙芝應當如洛陽軍一般,退守潼關佔據地利,堅守一年半載,護住長安不淪陷即可,讓朔方隴右北庭等精銳之北方諸軍平叛。

沈初溫潤一笑:“都是大唐之軍,自當守望相助。”

他甚至貼心道:“封將軍現在便可回到洛陽官邸仔細寫信,寫完之後某立刻派人快馬加鞭送往高仙芝將軍處。”

封常清面上露出了感激。

沈先生人真好啊,封常清忍不住想,想必壽安公主身為沈先生的學生,為人也一定十分體貼,難怪能得到這麼多人效忠呢。

沈初陪著封常清回了洛陽官邸,剛回到府門前,恰好遇到一隊來趾高氣揚來傳旨的宦官。

“封常清,陛下三番五次命你出戰,你為何屢次不聽聖命?”宦官看見封常清便上來劈頭蓋臉一頓斥責。

封常清一下懵了——三番五次?他不是一共就只收到過一封命他出戰的密信嗎?

“咳咳。”

還沒等到封常清反應過來請罪,沈初便蹙著眉從封常清身後走了出來,輕輕掃視了一番來傳旨的幾人。

“這不是咱們礦場裡面服刑的犯人嗎,為何會出現在此處?”沈初顰眉開口,示意將士,“還不快把他們帶回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