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3 章 封賞

 宣平帝:“看來你對你們隋氏一族受株連一事有頗多怨言。”

 “陛下明鑑,草民是為朝廷分憂。”隋玉絕口不承認,“荒地、冗奴的現象的確存在,我是因著又從商又操勞農務,行走在外會考慮到這些事才興起的這些念頭。當然,這只是我的一些鄙見,草民對朝堂的事不瞭解,陛下若是覺得我的意見荒唐,還望陛下大人大量,不跟無知民婦一般見識。”

 宣平帝不作聲,她的這些小心思任她如何狡辯都是無法遮掩的,但又挑不出大錯,再一個方面,她如今有棉花之功在身,他也不可能因她言語過失降罪,一旦降罪,諫官能罵臭他。

 “罷了。”宣平帝端起茶碗喝口水,顯然是不打算再談。

 隋玉垂眼不作聲。

 “玉掌櫃,耿中丞前兩日稟報您喜好名聲,陛下考慮到棉花於朝於民兩利,您有功,故而封您為氎(die)花夫人,再免您二十年的緡錢,併為你的客舍賜塊牌匾,乃是陛下親筆題寫。”候在一旁的太監此時開口。

 隋玉眼睛一亮,萎

靡的神色迅速散去,整個人瞬間精神了。

 她激動之下,下意識磕頭道謝領賞。

 “多謝陛下,謝您不跟我一般見識,我在敦煌一定盡心竭力地協助農官讓河西四郡都種上棉花。”

 她這會兒又實誠的緊,宣平帝的面色平和下:“也不用你協從旁人,升趙千戶為典農中郎將,轄管河西四郡的種棉之事。”

 趙西平有樣學樣,他也俯首叩謝。

 “你們要名得名,要利得利,甚至還升了官,在棉花一事上不要過於貪心,棉種不能賣高價。”大司農開口敲打。

 隋玉和趙西平齊聲應喏。

 “我本來也就沒打算賣高價,還打算開春了趕在四月初回去,將育出的棉花苗低價賣出去。”隋玉邀功,她看向上首的人,問:“陛下,容我問一下,棉花苗優先賣給哪些人?”

 “你不是諫言營妓從良?屆時政令傳下去,中郎將安排她們婚嫁,以及租荒地種棉事宜。”宣平帝給出準確的答覆。

 隋玉暗歎,宣平帝能允許營妓從良,但不接受赦免量刑過大的官奴,很可能就是因為性子保守,不接受改革,更不容他人挑戰維護封建統治的律法。以他之前的反應來看,或許再有三五年,在棉花種植方面,地力和人力角逐之時,奴隸自贖自身的政令有可能會下達。

 太監走下:“中郎將,氎花夫人,陛下該歇息了,奴才送你們出宮。”

 隋玉和趙西平行禮拜別,起身時,隋玉對上宣平帝的視線,她忙垂眼,面上恭敬,嘴上卻說:“我曾聽一位老夫子提起,始皇帝焚書坑儒,而秦滅亡後,高祖提倡獨尊儒術。故而民婦私以為有些政令是有時限的,今日之言非挑釁律法,也不是為隋氏一族鳴冤。三十年前,過多的官奴於河西四郡有利。如今西北太平,墾荒挖渠、修築長城之業已到尾聲,一部分官奴可以自謀生路了。”

 宣平帝早已冷靜下來,隋玉的話他也聽進去了,但茲事體大,她身後更無氏族支持,這事非他一力能更改。

 “好好種棉花,河西田地少,關內多,寡人等著棉花遍佈在我大漢的疆土上。”他說。

 隋玉有些失望,但也盡力了,她跟著趙西平走出宮殿。

 陰了許久的天放晴了,太陽驅散了厚厚的雲層,雕欄玉砌的宮殿披上流光溢彩的光芒。

 隋玉站在階前緩緩籲出一口氣,她終於能正視那個為了苟且偷生而狼狽反口的自己。

 她沒說錯,是律法的錯。

 偏殿,一行太監捧出宣平帝給的賞賜,黃金五百兩、酒食五十壇、玉壁一對、印璽一枚、牌匾一方。

 作者有話要說

 【1】氎,古代細棉布的意思,氎花也就是棉花

 【2】文中隋玉提議的赦免一部分官奴是仿照東漢時期的釋奴令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