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御貓 作品

第五百六十四章 家書抵萬金


                 百船競帆東渡,其壯觀之象便是賈琮心中都不由升起了豪邁之感。

  可惜無論是王子騰還是劉怡,都曾再三叮囑讓其不得登船隨行,只能目送薛、陳等五家武裝商船跟在天朝水師之後遠遠東去。

  徵倭之戰在六月底進入了最後決戰,賈琮回到出雲城時,王子騰已經準備將中軍大營前移。

  國朝的武勳將帥基本上都保持了立國時就有的傳統,很少坐鎮後方,從不會在安全舒適之地指揮作戰。

  給我衝,與跟我衝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王子騰是個驕傲的人,哪怕李時遷又一次暴躁的警告他不宜太過操勞,可他依舊一意孤行,穿上了銀甲。

  “監軍使賈琮,本帥命你坐鎮出雲城,總掌前軍後勤事……”

  “節帥,末將身為監軍使,豈可留在後方?”

  賈琮的反對在王子騰這根本就不好使,他直接擺手制止了賈琮的抱怨,再次鄭重叮囑道:“論作詩,我不如你。打仗,你不如我。在戰陣上,伱差你二哥遠矣!大軍作戰,光靠勇往無前不畏生死的豪情是不夠的,身為一軍之主帥,未勝先慮敗,這才是合格的主帥該做的。你,就是本帥敢將大軍全部壓上的底氣!”

  王子騰的一番話,令賈琮無言可對。

  事實上這也是王子騰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的安排,他謹慎了大半輩子,徵倭怕是他此生最後一次領兵作戰了。

  此戰,只許勝不許敗。

  留賈琮在大後方,王子騰不但可以不需要考慮後勤線的安全,更可以在萬一出現的戰敗時,由賈琮這個善奇襲善守城的少年郎快速組織起第二道攻防線。

  賈琮見中堂其餘將領皆無人反對,只能抱拳應諾,沉悶的退了回去。

  王子騰在賈琮退下後,又一次下了第二道軍令。

  “前軍先鋒劉怡!”

  老二靖王劉怡站了出來,抱拳應道:“末將在!”

  “爾領前軍三萬,出但馬藩,自北向南橫掃,將京都北側所有倭人盡數驅趕至京都城外,不得有誤!”

  才給他三萬人馬?

  劉怡雖是不情不願,不過中軍大帳裡可不是討價還價的地方,他只能抱拳領命,隨即退到一旁。

  此時的王子騰,根本看不出他前些日子的虛弱。

  一道道軍令從他口中發出,中堂裡的十餘位大小將帥紛紛應諾領命。

  出雲城城門大開,中軍帥旗在親兵衛的護衛下緩緩出城。

  王子騰在臨行前還專門將賈琮喊到了一旁,再三叮囑:“我去後,大軍的後方全權交予你處置。若勝,你便可向朝中要人,文官也好,武將也罷,皆由你安排。若我敗了,出雲城剩下的五萬人由你統領,要打要走,你自己看著辦。”

  天朝往倭島前前後後派來了近十八萬人馬,加上高麗的僕從軍,共計二十五萬大軍。

  王子騰給賈琮留下的五萬沒有一個是老弱病殘,甚至連高麗人都沒有,全是禁軍精銳。

  老王也算是看明白了,想要真正征服倭島,並不是靠刀槍大炮,而是在殺戮過後的治理。

  賈琮的重要性,把他跟劉怡加起來都沒有這小子一人重要。

  “倭島上的男人,我不會給你留多少。無論軍民,我最多隻會留下兩成。女子配予軍士,三代人內,倭人就不存在了。”

  留下這句話後,王子騰根本不等賈琮回應就催馬離開。

  賈琮張了張嘴,最後還是笑了笑,衝其搖了搖手,目送其慢慢消失在晨光中。

  倭島,不對,應該是大夏扶桑布政使司,只需要能生娃兒的女人就行。

  ……

  賈琮有條不紊的處理帥府的公務,除卻糧草軍械的調撥外,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安民策以及各州府的治理上。

  倭人自先漢開始,就一直模仿中原王朝的制度。

  可惜小國寡民,眼見就那麼點,學的都是些半吊子,連耕種技術都差了天朝十八條正陽大街。

  賈琮不得不從往來客商中招募精通農學之人,高薪聘請其為技術員,在各個適合種植的州府內推廣最新的耕種技藝。

  然後又以扶桑布政使司的名義,收納流民,以工代賑,在已經納入天朝勢力範圍的地區興修水利,建造城池,為大戰結束後的治理打造基礎。

  七月初九,第一道捷報從京都城方向傳來。

  劉怡這傢伙簡直就是天生的殺神,在京都城以北不到五十里處,三萬對陣十萬倭人,硬是擊潰了倭人大軍的先頭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