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御貓 作品

第五百六十四章 家書抵萬金

  根據信報所寫,先鋒軍陣斬兩萬,俘敵六萬,全部坑殺!

  隨捷報而來的,還有劉怡的一封信。

  他讓賈琮做好收納流民的準備,有近五萬的倭人婦孺將在月餘內抵達出雲城。

  信中並未提及有男人,賈琮也不知道是被劉怡這廝屠了還是拉去當了炮灰。

  這一點,賈琮的興趣不大。

  不過此次徵倭的大軍中,還有十餘萬單身漢呢。

  才五萬婦孺,除卻已婚老弱,分都不夠分。

  老二也太不給力了!

  “侯爺,京城來信。”

  親兵將一個匣子以及一個包袱送進書房,賈琮打開匣子一看,足足厚厚一沓信件。

  其最上一封,乃是赦大老爺龍飛鳳舞的字。

  “京城近日頗為熱鬧,陛下晉了你岳丈老子的官,他現在是國朝太傅,九成九要接了周相的位子……王仁這廝實在太不爭氣,最近又看上了一個戲子,為父應了你二嫂的請求,出錢打發了那個戲子,將王仁扔去了西山煤礦……你二哥來了信,說他在西邊一切安好……”

  赦大老爺的信,內容雜亂卻也詳細。

  嘮嘮叨叨好幾大章,大概將京城的局勢,還有家中的大小事都說給了賈琮聽。

  其中最令賈琮震驚的,還得屬岳丈大人的升官速度。

  “周老爺子竟然要退休?倒也是,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倌也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了。”

  賈琮自言自語的感嘆,順手拿起了第二封信。

  “賈珍死了?”

  敬大老爺的信應該是所有信件中最薄的,只有一張紙,而且內容更是寥寥數語不到十句話。

  “三月初六,賈珍病故於金陵老宅,信至京城,我已命寶玉前往金陵處置其後事,汝勿念。”

  甚至都不提子侄守孝之事,也未提及讓遠在西邊的賈蓉回京,看來敬大老爺是打算冷處理了。

  下一封便是太子爺的親筆,內容很多,足足數十近百頁。

  其中朝堂近期局勢寫了二三十頁,針對皇帝老爺坑娃的吐槽三五頁,剩下的全是劉弘自己琢磨出來的新政想法,想要聽聽賈琮的意見。

  太子殿下監國的時間愈發久了,這位銳意進取的少年儲君,已經迫切的想要展現他的政治智慧。

  賈琮從信中的內容,品出了太子劉弘內心中的急切,以及他對很多朝臣的不滿。

  甚至便是內閣中的老好人,郭培貴郭老大人,劉弘都認為品德高尚,能力不足,魄力不夠。

  好傢伙,郭培貴年輕時那可是比誰都激進的變法派成員。

  昭武年間就提出了大夏版的青苗法、市易法,主張朝廷開設錢莊,以低息借貸予百姓,打擊民間的高利貸。

  也就是老大人經歷的多了,明白治大國如烹小鮮,激進的變法改革,很容易導致社稷動盪,得不償失。

  賈琮只好在回信中再三強調了變法要穩中求勝,萬萬不可操之過急……

  “四哥所說的新制銀票,去歲我便與戶部的同僚討論過。此事,四哥可找我岳父以及賀崇夫人薛氏……”

  “全面推行大夏公務吏員招考,此事此時不可行。朝廷革新官制之策尚未實施完成,吏員之事還得先放一放……”

  “新軍之事,四哥的考慮是對的。火器的成熟,已經代表了冷兵器的時代即將結束。工部火器坊那邊,四哥可以親自去找那些大匠聊聊,肯定會有不小的收穫……”

  “我感覺陛下已經在考慮什麼時候禪位於你了,四哥一定要好好跟著幾位老大人學習治國之道。特別是郭閣老,這位老大人可不簡單,當初他罵聖人的次數,一點都不比海公的次數少。明明是沒事就上摺子罵聖人,聖人當初還專門將其當作儲相培養,四哥就不好奇嗎?”

  “沒想到我就出了趟京,四哥就要有兒子了。那我這個當叔父的,一定要給大侄子尋個好寶貝當滿月禮……”

  還別說,大夏的這位儲君腦瓜子忒靈,他很敏銳的發現了當下天朝繁榮的商業已經到了瓶頸期。

  這個瓶頸,是愈發繁榮的商業活動,與落後的金融業之間的矛盾。

  簡單的說,就是貨幣流通的不便,無法滿足商業發展了。

  好在這件事賈琮很早之前就與林如海說過,並與寶釵這個商業奇才討論過銀行業以及紙幣的施行方法。

  這回徹底打下倭國,就算金子的產量不足,至少銀子的產量足以應對紙幣的發行了。

  想到這裡,賈琮又找來一張紙,提筆寫了自己有限的金融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