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五章 我們投虎帥

感謝澳州華人新貴公子2011心念故土,給予本書盟主支持,三克油韋爾嗎吃!




..........




朱三、萬四的思想做通後,王五沒有耽擱立時把手底下的軍官叫到了自己屋中。




作為營官的他不可能同每一個士兵交心談話,因此同樣也只能將思想工作派給下面的人。




由於夔東地區的明軍來源複雜,有順軍出身,有明軍出身,有團練出身,有地主武裝,所以明軍各部並沒有統一編制,也沒有統一號令,只各部共推劉體純主持軍務,將各家兵馬劃分為十六營。




若有戰事,則各家聽從劉體純指揮共同出兵。




若無戰事,則邊務農邊練兵。




平日各家歸各家,相互之間不過問。




劉體純本部沿用的是從前老順軍的兵制,田守一這邊因為是明荊州衛世襲軍官出身,所以其部隊編制用的是舊明軍隊的衛所制。




具體到王五指揮的親兵營,最下面的基層軍官是小旗,管十個人;小旗上面是總旗,管五十人;總旗上面是百戶,管百來人。




王五作為親兵營領隊,頂多就是個試千戶。




實際上他卻是掛著荊州參將銜的,而參將至少是個上校旅長級別。




可現實中,王五手下就三百來號人,最多是個少校營長。




造成官位和職務不對等的原因,自是明清雙方在官職爵位上的濫封。




明朝這邊掛印多如牛毛,清朝那邊記名也是滿地走。




大哥不說二哥。




三個百戶,六個總旗很快就到了。




這九人是親兵營的中級領導班子,也就是王五手下這支兵馬的主心骨。




朱三是王五的掌旗,相當於傳令官,手裡帶著十名傳令兵。




萬四則是王五的直屬親兵隊長,也帶十人。




這20人屬於王五自己的直屬人馬,全營官兵總數324人。




三個百戶分別是32歲的田文,31歲的郭魁、28歲的趙進忠。




其中田文是荊州人,永曆六年從家鄉主動投奔田守一參加抗清活動,其少時在家鄉讀過幾年私塾,自稱有秀才功名,實際上只是個童生。




郭魁是湖南湘潭人,永曆二年清軍攻入湘潭對城中居民進行了大屠殺,郭魁因在外鄉親戚家躲過一劫,但全家包括年幼的弟弟妹妹皆被清軍所殺。至此便參加抗清義師,後輾轉投入田守一部。




趙進忠則是巫山本地人,原是個打獵的,因為箭射得好被田守一強行拉了壯丁,幾年下來倒也幹到了百戶。




其餘六名總旗有兩人也是荊州的,另有三人來自襄陽。




還有一個是王五在孩兒營的同伴,比王五小三歲,今年才十九。




也沒名字,被人叫作狗剩。




“狗剩”,聽起來像是狗吃剩下的東西,有歧視的意思。




實際上這年頭窮人家給小孩取乳名多用狗剩二字,因為窮人認為給小孩取個低俗、爛賤的名字好養活,經得起摔打,經得起病痛。




六個總旗中,狗剩跟王五最親,可能是因為在孩兒營時王五常帶他一起玩的緣故。




一幫人參軍經歷各不相同,也各有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