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千軍萬馬避白袍”


  早幾年前,日本作家田中芳樹依據中國南北朝時南梁伐魏之戰改寫的歷史小說《奔流》,大火了一把。

  被世人驚羨為“戰神”、“千古第一名將”的“白袍將軍”——陳慶之,也就由此使更多的人知曉了。

  據相關資料記載,主席晚年再讀《南史·陳慶之傳》時,也曾“熱血沸騰,擲書而起”,並圈點滿幅,批註道:“再讀此傳,為之神往”。

  陳慶之,本為梁武帝蕭衍的內侍,據說圍棋下得很好,曾陪伴蕭衍下了二十多年。“高祖(梁武帝)性好棋,每從夜達旦不輟,等輩皆倦寐,惟慶之不寢,聞呼即至,甚見親賞。”

  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正月,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魏在彭城降梁,並請求梁武帝派兵接應。梁武帝以陳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成景俊等率梁軍前去接應。回軍後,又任命陳慶之為宣猛將軍、文德主帥,並率2000人送梁武帝蕭衍的次子豫章王蕭綜入鎮徐州。

  假如這豫章王蕭綜真的是梁武帝蕭衍的兒子倒也罷了,畢竟做兒子的替老子鎮守徐州,是分內之事。可惜的是蕭綜老疑心自己是南齊東昏侯蕭寶卷的遺腹子,並在人類史上首次用了“滴血認親”的親子鑑定。

  五月,魏安豐王元延明、臨淮王元彧率魏軍2萬進逼徐州,陳慶之迎戰,只敲了一通鼓便擊潰魏軍前鋒。

  六月,世界戰爭史上最滑稽的一幕上演了,作為梁軍主帥的豫章王蕭綜,在一個夜裡打開彭城北門,只帶了兩個隨從,投奔魏軍去了。

  作為主帥都叛逃到敵方陣營去了,梁軍在魏軍的衝擊下開始潰散,“諸將莫能制止”。魏軍入彭城,梁軍損失十之七八,只有陳慶之斬關夜退,所部得以全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