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哩哩啦啦 作品

“袖珍入侵”催生第一個“僱傭兵國家”


  “僱傭兵之王”攪亂非洲大陸

  動盪的非洲長期充斥著外國僱傭兵的身影,從早已落幕的科特迪瓦內戰,到風雲變幻的利比亞衝突,無一不是“為錢捐軀”的僱傭兵的舞臺。事實上,說起非洲僱傭兵的鼻祖,就不能不提及一名叫博布·德納爾的法國人,這名經歷過多次非洲政權更迭的僱傭兵老手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世界或者準確說非洲,就是我的祖國。”

  “六傑”出山在剛果打內戰

  1929年,德納爾出生在法國小城波爾多,他的父親是一名陸軍下士,叔叔是海員,這使德納爾養成不安分和嗜好冒險的性格。二戰結束後不久,德納爾加入法國海軍陸戰隊。1951年,德納爾隨部隊換防到法屬摩洛哥,次年從軍中退役,之後的八九年間他一直在法屬殖民地當警察。

  1960年,剛果(金)從比利時統治下獨立,不久內戰爆發。當時,在南部礦業大省加丹加宣佈獨立的反對派莫伊斯·衝伯,以高薪聘請歐洲僱傭軍助戰,於是比利時種植園主雅克·施拉姆組建了現代非洲歷史上最早的僱傭兵武裝———第10突擊隊。除他之外,原比利時政府軍上校拉·莫林、原法國職業軍人羅傑·福爾奎斯、前英國軍官邁克·霍爾和約翰·彼得斯以及德納爾也是衝伯的得力援手。這六人被史學家稱為非洲僱傭兵集團的“前六傑”。

  僱傭兵們幫助衝伯叛軍屢屢打敗前來進攻的剛果國民軍,並在1961年1月殺害剛果(金)總理盧蒙巴。但在1962年底,由於聯合國武力介入,衝伯被迫流亡國外,德納爾等人退到葡屬安哥拉。1964年,剛果(金)總統卡薩武布將衝伯邀請回國。後者一回國,馬上收攏部下,進攻在西姆巴地區進行“紅色割據”的前總理盧蒙巴的支持者。緊接著,掌握國民軍兵權的蒙博託擔心僱傭軍坐大,於1965年11月趁衝伯出國訪問之機,發動政變廢黜卡薩武布總統,自任獨裁者。在這種情況下,“六傑”中的莫林和霍爾感到力不從心,遂宣佈退休並離開非洲,但其他4人決定“以牙還牙”。

  1966年7月,勢力最大的施拉姆在加丹加重鎮斯坦利維爾發動“起義”,並陸續得到其他僱傭兵頭目的響應。這時,蒙博託暗中拉攏權力慾最強的德納爾,並委任他為剛果國民軍前線總指揮。經過一番血戰,德納爾嫻熟地運用“金錢利誘,各個擊破”的手法,平定了叛亂,但他的不少手下脫離了他的隊伍(如他的副手夏爾·魯等5人,他們後來並稱非洲僱傭兵的“後五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