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531章 社隊企業的序曲

切完一刀的紙摞要推向左側,騰出地方給另一刀紙。切過一刀的紙到了左側後要再轉3個90度,去切其他三個邊才產出標準紙幅。

馬工要在切割臺外設兩個印刷機,印刷機具備自動續紙印刷功能,那紙通過系列滾動,經過鉛字臺,印出字來。他要將鉛字臺改成塗膠臺,另一部印刷機則將未塗膠的紙先輸到出報臺面,就可和塗膠的紙粘合了。

馬工說:“設計好的話,連印字都能完成。都是機械傳動設計,不比播種機和收割機複雜,我願意做改裝印刷機的嘗試。”

柳維嘉聽後大喜,去找石書記做了彙報。

石書記說:“真理標準大討論的核心是解放思想,我們通過省地直企業上了7個縣直企業,各公社也可以依託縣直企業辦社隊企業嘛。只要能掙錢,就是真理,那個明膠廠可以讓信州城公社幹,那個紙袋廠可以找另一個公社幹,能把所有公社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才好呢,讓他們出資,自負盈虧,不怕掙的少,就怕伸手要。”

柳維嘉得到了石書記的支持後,便找到申廣輝,要把明膠廠交給他們去幹。

申廣輝知道去水泥廠和白灰廠推銷要比去商店和飯店推銷的把握大,完成石書記交辦的任務有希望了,便行動起來了。

他有協調商糧供的權力,到肉聯廠發現,那每天500頭豬的6萬斤肉,有5萬斤是調給地區和省城的,本縣只用1萬斤。僅豬骨就達1萬斤,還不包括排骨、脊骨,因為那骨頭都連著肉賣了。而僅30個供銷社就庫存骨頭3萬斤,每天2萬8000斤不成問題。而他們的紙坊因造紙廠動工,工人都去那裡報名了,已經停工了。那裡有水源,有廠房和院子,只要搭起鍋臺,就能熬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