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545章 三股勁擰一股繩

雲鵬本想今天檢查一遍考場,見石書記都跑完了,並且挺滿意的,便去找艾局長看食宿這一攤了。因為學校還都沒放假,他便讓教育局司機拉他去了校辦公司。

教育的產業不僅都是中小學校,還有一些民用地產,校辦公司就在一個日偽時期修的大廟院內,叫做神社。因為掃盲時,這裡辦過夜校,便被教育局接管了,幸虧有人管理,才使其未被毀掉。

大廟就在鐵北,在農科院的西邊,因為偽滿時日本人都住在鐵北。大廟長有30米,寬有15米,加上房脊,有兩層樓高。院子也有1000平米左右,門向東開,院裡都是水泥地面,西邊建了一排木匠作坊,南邊和東邊都建了倉庫。那輛大客車在院裡停著呢,還有一輛舊的英國產吉普車,一輛嘎斯車。

那木匠作坊裡不僅有火鋸,還有電刨子,掏眼機床等,就是一個木器廠。更讓雲鵬想不到的是,廟的大堂竟是一個印刷廠,有兩部印刷機,一部在印報紙,一部在印作業本。原來,懷仁報就是在這裡印刷的。

艾局長在校對室裡有一張辦公桌,見雲鵬來了,彙報說:“食宿的事都安排妥當了,學校15號放假,16號開始接待考生。我們教育局定了,早放暑假,早開學,不影響教學計劃,多辦幾天食宿,也能多掙幾天錢,機會難得啊,雖然考生會陸續到來,但是蟣子也是肉啊!多掙一個是一個。”

“你這個公司一年能創多少收?”雲鵬問。

“30萬左右吧!教育局的一切開銷都指著這裡了。僅那三輛車一年就得3萬元,那輛大客是純為縣委養的,那輛英吉普是農科院淘汰的,嘎斯車是播種機廠淘汰的,咱們這有汽修工匠,我們也需要這些車,因為買新車沒有批件。”

“咱們信州城造紙廠生產的是稻草包裝紙,要製成紙袋裝磷肥、水泥、白灰才好銷售。那紙袋得粘疊,還得印字,一年得出1000萬個紙袋,還餘250噸紙,是250萬張,可以做出50萬張紙殼子,又能建一個紙箱廠,就算每個紙袋子和紙箱子手工2分8釐錢,能掙30萬,你想不想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