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646章 還是維嘉思路活

禹海說:“怪不得你敢答應這麼快出樣機,原來是有底貨啊!說吧!你要2000元利潤是多少?我看至少是一倍。”

馬品一說:“我這是絕版啊!你不讓我多掙點錢,以後就沒人買了。這東西不吃草不吃料的,想掙錢就能掙錢……”

“誰說不吃草,不吃草能出草繩嗎?”雲鵬詼諧地說,“不過,這種設計太符合生產隊用了,不用電機,既安全又好操作,我訂1000臺。但是,批發總得比零售便宜吧!我給你1200元咋樣?”

“1500元,不能再降了,因為這是一錘子買賣,不可能批量生產了。我本想掙100萬,只能掙50萬了,今年還要建100戶職工住宅呢,老禹當廠長年年建,我不建還能幹下去了嗎?”馬品一說。

“你這護板也太多了,不用電沒危險,太浪費了,你把護板減少一半,再降150元,把你倆的價差掰開,1350元一臺,給我這個中間人一個面子!”禹海說。

馬品一說:“那你得給我免稅,這一塊不佔生產計劃,我們加班加點給你們幹。”

禹海說:“買賣好不怕交稅,你小子也不差那30、50的,別那麼小心眼,咱哥倆多個腦袋差個姓,你才管3000人,我管100萬人呢,我是大哥,你不能難為我!”

三天後,14臺草繩機在二十家子14個大隊安裝完畢了。婦女們很快就學會了操作。第一批草繩子出來後,社員便拿去攏樹坨了。他們發現,一卷草繩只夠攏3棵樹。5萬棵樹分到14個大隊,一個大隊3571棵,需要1190卷。一臺機器24小時連軸轉只能打出30捲來,10天才300卷。

楊樹林聽說二十家子進了草繩機,便把5萬棵果樹苗的草繩需求量也壓到了這裡,按3元一卷收購。因為果樹農場的樹苗是賣5元錢一棵的,不差一元錢的草繩錢。原來每年也用草繩子,是4元一捆從水利倉庫買的。那裡的草繩子都是存貨,過性了,不吃力,一拉就斷。

二十家子的大隊書記一聽這草繩子能賣錢,1000捆能賣3000元,夠買兩臺機器的了,便馬上增定機器了。但是隻有增定70臺才能在規定時間完成人家的訂貨任務,於是就改為一個生產隊上一臺,一個大隊有8個生產隊,他們又增訂了98臺。因為植樹節年年有,況且生產隊都將分到賣苗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