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

    衛懷竟被這話說的慚愧起來,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夏元龍忙從身後走來,駁了一句:“官府不蓄錢糧,一年都過來了,不災不荒的,卻只留下那一點,根本不夠挪用。此時反把責任怪到我們執行的人頭上,您不覺得欠妥?”

    胡契從容道:“每地情勢不同,若我南京,宮城要修,秦淮河要浚,市集又需維護,百官俸祿又多,加之近年陛下南巡,所住所用花費甚巨,尚需數年緩和。現在能有多餘,就是不錯的了。”

    元龍冷笑道:“尚書說了半天,只一個南巡是此處獨有之事。然而南巡花的都是當時的錢,與今年新蓄之錢糧有何關係?託詞不是這麼好找的。”

    “我不管,”胡契瞪了他一眼,隨即擺擺手,“總不能讓萬郡王承擔這個責任吧?計用受田的主意是誰出的,百姓就不滿誰,他們可不跟你數這些三七二十一。”

    “不必吵了!”衛懷拉住夏元龍,“尚書有何辦法,請教高見。”

    “你們把新政鬧得大一點,叫百姓高興,就這麼簡單,別告訴我你做不到。”胡契攤了攤手。

    “但萬……”衛懷的話剛出來一半,聲音便又低下去了。

    “萬郡王怎麼了?”胡契有些心生不快了,“要無萬郡王,這參政書院的牌匾還掛不起來。他算是鼎力支持你們了,還想得寸進尺?”

    夏元龍和衛懷對視了一眼,都認為現今的局勢愈發艱難了。

    “請衛先生拿個主意,別磨磨唧唧地,咱們還要回去交差呢!”後面的使者厲聲催促。

    衛懷無計可施,只得應承道:“在下依著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