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

    蔡賢卿不禁猛地拍了幾下大腿,哈哈大笑:“廷龍這些話果真鞭辟入裡!老夫佩服!”

    葉永甲連忙謙虛了幾句“豈敢”,即又言曰:“這傳教的心術不正,與官府素有來往,如不除之,早晚釀成大患。明日我等再試他一試,如仍無悔意,當密請朝中派官拿人。”

    蔡賢卿勸道:“葉大人不可心急。那群番商與吳思經互為表裡,你抓了他去,他們就沒了一個可倚賴的同黨,則有投鼠忌器之嫌。況且那條計策還算不錯,能給邊關節省一些時間。為了目前的大局,暫時忍氣吞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

    葉永甲聽後,也感到自己的發言衝動了:“但我們不能紋絲不動。既然有這麼一個缺口可資利用,不如設下一個離間之計,激化他們雙方的矛盾。”

    “如何離間?”

    窗外颳起一陣冷風,葉永甲將手掩蓋住了火苗:“等等吧,相機行事。”

    葉永甲終歸依照吳思經的建議,寫下了一道專門上呈工部的密奏,令人火速寄送回京。這本奏疏並未在京城引起什麼風雨,鈕遠等人一致認為此議可行,只討論了兩天,便使工部向寧河發了回批。

    吳思經聽說工部準了,登時欣喜若狂,儘管四位客商不願動身,但在他的百般催促之下,還是一齊趕至了寧河。

    葉永甲坐在二堂中央,環視四周,看眾人已經坐定,便咳嗽一聲,從懷中徐徐掏出了工部的批文:“前幾日吳主教向我提的議,諸位客人亦同我講過,所以我就採納眾意,稟求了朝廷。這不,的確收到了工部的批文。為公平起見,公文我還尚未解封,交由諸公一起拆看。”

    吳思經直笑著說:“還是葉大人英明……”

    “來人,拆書!”

    寧河知縣一聲令下,一名書辦從門外閃了進來,他手裡捧著一隻漆盤,隨後放在桌上,將公文的封皮撕開。

    “你從這裡走到那兒,”縣令劃了一個圈,“依次給諸位客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