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

    “一切任憑奉相調遣!”洪立慎立刻會了意,站起來作了個深揖。

    鈕遠笑了:“還是少保知我心意!你正是南方人,前往閩粵之地,亦能適應。不過,我的方略你可都明白?”

    洪立慎頷首道:“下官跟隨奉相多日,雖然學不到您的高明手段,但這點記性還是有的。只不知先去廣東,還是福建?”

    鈕遠皺了回眉,捋著那一撮山羊鬍,徐徐說道:“我看咱們應當吸取晏溫的教訓。他當初指派監學,全權接管了本地學務,不容當地官員插手一處,終於致上下失和,大喪人心。這樣,你乾脆別去現場考察了,直接在漳州坐署視事,僅命福廣兩省遞來文書,理其大略,督責行事,而不橫加干預;官吏不受苛責了,風氣自然不壞,辦事的速度必會快上許多。”

    洪立慎不假思索,只顧點頭:“奉相英明!”

    “我這就給你發一道命令,”鈕遠將茶水大口喝乾淨了,把碗往邊上一推,鋪好了紙,“是關於禁海的。我寫好你拿去,不必呈給皇上看了,請桂太尉蓋個印就是。”

    洪立慎對禁海的決定並不意外,於是不再打擾,默不作聲地退到一旁,靜靜地等待他寫完。

    “稟大人,禮部尚書帶著一名番人求見!”

    鈕遠從大堂外聽到了這聲呼喊,沉吟了片刻後,即擱下筆,站起身喊了一聲:“叫他兩個進來!”

    他自己也匆忙從案几後面走了出來,把寫好的文書塞進洪立慎的懷裡,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先同我等一等吧。”

    “大西洋國使節廉崇義,特來拜見奉相大人。”

    鈕遠打眼一瞧,只見一個身形稍胖的番人立在堂下,深邃的眼睛十分嚴肅,緊緊地抱著拳。

    “你叫廉崇義?”他用不屑的語氣問。

    “在下本無漢名,這是禮部大臣臨時給我起得名字。”廉崇義微微躬下身子,瞥了眼一旁的禮部尚書魯之賢。

    “他是做什麼的?”鈕遠不去理他,轉頭問魯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