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

    魯之賢道:“據他自稱,他是奉著大西洋國國主之命,前來與天朝交涉放回吳思經一事的。”

    “吳思經是哪個?”鈕遠敲了敲自己的腦門,有些記不清楚了。

    “稟奉相,是當年假借開廠之事欺罔朝廷的西洋人。”

    “哦,是那個人!你繼續講吧。”

    魯之賢便接著講述廉崇義的經歷:“他於五日前抵達京師,在監獄裡和吳思經見了一面,隨後跟著獄吏到了刑部,刑部又把他交到我那裡。”

    “這事柳公知道麼?”鈕遠問。

    “下官先帶著此人去見得丞相,丞相未置可否,說要先看看您的意見。”

    “我?”鈕遠哼出一聲,“一個天朝罪人,怎能說放就放?你回去告訴你國主,就言天朝神威不可犯!”

    廉崇文聽罷,不僅沒有發怒,反而狡黠地笑了一下:“奉相,吳思經對你們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但他畢竟是我國的主教,關係到本國的顏面,對我們來說非常急切。”

    “你這話的意思,是要給朝廷一點好處?”鈕遠的語氣轉而柔和了。

    “這就全取決於你們了。”

    鈕遠掐著一根手指,細細想道:‘此國番人佔據南洋,屢出商船貿易,朝廷若能借機與之交好,一可消去一大敵國,二可向其購置火銃大炮,以完軍備。不過……’他突然把視線轉移到了洪立慎身上,盯著那張剛剛下達的禁海令。

    ‘如今正是大戰之時,怎能另開事端?’他在腦子裡急劇地想著,卻實在尋思不出兩全之策,令他糾結萬分。‘不如走一步看一步……我先和他談著,看看日後進展如何。’

    想到這裡,鈕遠終於定下了主意,他把手向外一伸,伸出了一個巴掌:“五百門大炮作為贖費,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