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ad 作品

第110章 仁慈的嘉靖

    相比於傳統的帝王有一套完整的儒家明君賢臣治國邏輯不同,嘉靖的小點子全是自己臨陣抱佛腳總結的。

    儒家講究一以貫之,就是把仁義二字貫穿到所有活動中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了。所有的問題都能通過仁義的道德規訓來解決。

    以前嘉靖接手這個皇位的時候也嘗試過,將仁義貫徹到新政中。但發現不濟事後也就接受了自己做不好一以貫之這個事情。

    對於別人在心裡接受自己不是明君,可能挺艱難的,但對於嘉靖而言倒是心安理得,只要別讓人看出來就行。

    既然自己不行,就留給後人當明君了。後人總會有更高的智慧。自己則退居修仙,把自己從朝政中摘出來,保住皇室名聲,給要當明君的後人留一個大義名分就行了。

    直到看到雜家,嘉靖才恍然大悟。

    原來真不是自己錯了,是天下真沒有一以貫之的方法或者捷徑。千百年來,儒學之所以不得寸進,大約都是費盡心力將儒學包裝成可以“一以貫之”的捷徑而誤入歧途了。

    事實與儒學理論不符的,那一定就是人心的問題。人心不古可見一斑。於是有了理學、心學來進一步規範人心。不解決問題,只解決人,難怪南轅北轍,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