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一百九十二章玉璽風采

路上任何人敢多看一眼他們的包袱,都會被將士們怒目圓瞪,嚇得所有人都不得不避開他們,以免產生誤會。

八百里加急,在前朝歷代,只要兩三天,情報就能從邊疆送回中央朝廷。

但在大宋,哪怕是八百里加急,這三百背嵬軍的精騎也足足走了三個月。

大宋最忠誠的將領岳雲親自帶隊,才得以在這個時間內返回中原。

路途實在是太漫長了,最精銳的驍騎也沒辦法日夜不息的趕路。

直到深秋,這塊傳國玉璽終於在精騎的護衛下,從兩萬裡外送到了趙桓手上。

而為了迎接這塊玉璽,宮廷內已經雲集了大量的大學士,包括太學院教授,各地學院的名宿,以及無數的史官。

除了這些文壇泰斗,學術名宿,最與眾不同,充滿大宋特色的是,在皇宮內,還雲集了大量的報社採風記者。

他們有人帶著筆墨,有人帶著畫稿,將記錄下這極具意義的一刻。

岳雲親自捧著傳國玉璽,單膝跪在趙桓面前,說道:“官家明君哲後,立政經邦,天地之所合,故皇靈告瑞,人神告徵,肅承天命,國寶得以重現,神器得以復還。臣僅代天下貢傳國玉璽。”

趙桓親手從岳雲手中接過了傳國玉璽,在木製錦盒中間,是一塊乳白色藍田玉製成的玉璽,僅有拳頭大小。

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殷紅色方方正正的魚鳥篆,雖然趙桓不認識這八個字,但也知道寫的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而除了這八個縱橫交錯的巨大篆字,在玉璽上還有不少隸書刻的小字。

右上角刻著:“大魏受漢傳國之寶。”

而右側則刻著:“天命石氏。”

這是後趙石勒得到玉璽後,在上面刻的標記。

這兩行字,趙桓也能認出來。

一行行文字,昭示著這塊玉璽在歷史上經歷的無數壯闊歲月和波瀾史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