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兩百章百萬漕公衣食之所繫



            

            

            南方的鐵路優先溝通蘇州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情。

只是讓眾人意外的是,所有人都以為下一條應該連接東京和南京。

左相給出的意見居然是東京鏈接泉州。

顯然這是政事堂的一致意見,左相說道:「泉州如今是我朝乃至整個天下第一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也是海上貿易網絡中心。」

「勾連東京和泉州,將會顯著提升我朝的貿易出口。也方便打開市場,將天下之珍寶,從海外輸送至東京。」

吏部尚書說道:「還有一點極為重要,貢船大多在泉州登岸。如果鐵路鏈接東京和泉州,可以大幅減少招待貢使隊伍的支出。貢使從泉州出發,坐火車直達東京使館,既方便快捷,又能防止有人冒充貢使隊伍。」

這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貢船一旦在泉州靠岸,就會被安排上列車,送往東京,直接進入鴻臚寺。

這要是誰冒充了貢使,那一船的財富基本上就全部白送給了天子。

而且貢使沿路看到鐵路的效果,必然會深受震撼,忍不住想將這些鐵路複製到本國。

對這些小國而言,鐵路的意義是無與倫比的。

比如吳哥王朝,他們在亞熱帶叢林之中,樹木茂密,連首都都沒有設置城牆,城區跟周圍農村連在了一起。

這種情況下,他們根本就沒有多少財富拿出來發展文明。

像改善醫療,投資教育,提振科技,建設軍隊,改善治安這一切,都沒法推動。

但如果有了一條鐵路,直接連接到中原或者出海口。

他們就可以把自己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真真正正的財富。

每年僅是通過鐵路賣一賣木材、象牙、礦石、藥草之類的,也能賣出幾百萬貫甚至上千萬貫。

上千萬貫!這已經跟大宋昔年的財長收入同一數量級。

當年盛唐推行兩稅法,收入也才一千多萬貫。

這對一個小國而言,絕對綽綽有餘了。

把這筆錢財年年投入到國內發展上,足以把他們的文明水準從熱帶叢林裡迅速推進到盛唐甚至宋朝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