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大人 作品

34. 迎月糕 如果原料用的是南城茶莊裡產的……

蘇家就建在河邊, 蘇如霜順路把糯米飯送進家門,囑咐著送到廚房放蒸籠裡溫熱著,等家裡老太太、娘子們用早飯時再盛上去。

 

囑咐完後她便歡快地出了門, 挽著宋墨玉繼續沿著河邊走。

 

無定河邊種了不少高大柳樹遮陰,樹的不遠處是拾級而下的臺階,往下能瞧見不少婦人在臺階邊上漿洗衣服。

 

她們每人手拿著一根手臂粗的棒子,往塗了皂角液的衣服上奮力捶打著。捶打聲中,她們也在歡聲笑語地扯著閒天。

 

小孩子們已經跟著孃親一塊起床了,或在樹下玩鬧,或被差使著去打一壺醬油回來。

 

濃霧徹底消散,金光灑向人間門,炊煙正嫋嫋, 又是一天。

 

宋墨玉和蘇如霜沿著無定河走了約一里路, 兩人說的都是彼此最近的見聞。宋墨玉說起她的吃食買賣,計算著成本和純利,說起她去祥雲寺遊玩, 摘了許多桂花。蘇如霜說起最近讀了幾本好書, 得了什麼珍貴拓本。一人說時, 另一人便認真聆聽著。

 

雖然兩人的生活看似沒有什麼交集,可這並不妨礙她們為彼此而高興。因為都是在做各自喜歡的事情呀。

 

“到蓮花齋了。上次宋之衡說這裡的蓼花糖好吃,我買了回去確實不錯, 我們再去買些吧。”宋墨玉拉著蘇如霜提議。

 

“好。我也許久未吃甜食了。”

 

兩人一拍即合。

 

蓮花齋是鎮上經營了幾十年的點心鋪子。從兩個笸籮裝著賣到小攤, 到買下一間門鋪面, 再到經營成這麼一棟寬敞氣派的二層小樓。

 

傳到如今,聽說已經在縣城也置辦了鋪面,準備開一間門分店。

 

還沒進蓮花齋的大門,宋墨玉便聞到一陣甜香味。約是因為還早, 她倆是今天頭一撥的客人。

 

店裡頭賬房正拿著一張大紅紙在寫著什麼東西。

 

宋墨玉往上瞟了一眼,上面寫著名姓,

 

蘇如霜小聲說道:“許是迎月節要到了。各家商戶少不得要送自家大主顧節禮。一般都是在蓮花齋這預訂的。小些的商戶就買他們蓮花齋統一做好的迎月糕,大些的商戶肯花銀子,會讓蓮花齋單獨制模,在迎月糕上面烙上他們店鋪的名字。”

 

“迎月節?迎月糕?”宋墨玉邊問邊回憶。

 

“對呀,再過幾日就是八月十五了。本來說在家裡吃的,但二嬸說別人家都上酒樓吃,最後我們家也訂了福瑞大酒樓的席面。其實要我說,自從他們前幾年換了廚子後,福瑞大酒樓的飯食便沒有從前那般好吃了。我看做得並不及你。”蘇如霜挑了綠豆糕,蓼花糖,又要了一些花生酥。

 

過另一個貨架時她指了指,“你看,已經有迎月糕擺出來了。”

 

那迎月糕分為大和小,最大的有臉盆那麼大,最小的也有手掌那麼大。表皮金黃油潤,每個月餅上面或映著迎月、團圓、吉祥、和順等字樣,或畫著圓月當空的圖案,很是討喜。只是無一例外,都是果仁口味的。

 

宋墨玉睜大眼睛打量著這些糕點。乖乖。這不就是月餅嗎?那這迎月節不就是中秋節,迎月糕不就是月餅。原來只是在這個時代換了種說話,宋墨玉立即瞭然。

 

她心裡算盤一打,全鎮商戶都到蓮花齋這訂月餅禮盒,每家回饋老主顧加上自家送親朋好友,怎麼也得十盒起訂吧。還有鎮上、各村的村民們,別的糕點或許一年難得買一回,但是這代表團圓意義的糕點,總歸是會買些回家嚐嚐的。那這些散客集在一塊,也不是個小數目。

 

她們宋家好食在那個世界裡,也會推出宋家手工月餅,很受客人們歡迎。隨身空間門裡頭就放著不少月餅模具。在這個世界,自然也不能放過這個發財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