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當當 作品

初上學的日子

幼年時期的我,沒有機會上幼兒園。因父母們在基層工作長期分隔兩地。特別是父親他是國家在基層的糧食管理幹部簡稱‘糧管幹’。他們的工作性質總是調動頻繁,導致我們到處“流浪”!

在新樓公社,還在學齡前的我基本上是一隻散養的“羊”。記憶中最初接觸書本是在公社一位幹部叔叔家。他家有4個男孩,最小的也比我年長。

這位叔叔估計是文化素質相對比較高。比較重視早期教育,訂有許多兒童書刊。

我們兄妹倆經常去他們家蹭書看。

在我的記憶中有一本兒童繪畫書。書的內容和繪畫裡描寫了一個小男孩不小心吞嚥了一枚水果果核。結果是,那個果核在小男孩腦袋頂上,抽枝發芽,開出花結起果,長成一株果樹來。

本來是一個神奇的童話故事,可是我年少的心卻感受到了害怕。好一段時間,莫名的擔心,並且牢牢記住。在吃瓜果的時候小心翼翼,總怕果核會一不小心就跑到肚子裡去。可以想像年幼的我如一張白紙。

原本,應該在上幼兒園的年齡。爸爸或許意識到知識的重要了。他主觀則認為女兒可以去上學了。沒有去上幼兒園的原因,是在那個年代,教育資源匱乏的鄉村根本就沒有幼兒園。當爸爸告訴我直接去上小學一年級這個決定時,我卻很開心樂意的答應了。

因為,每天看著哥哥們結伴上學,嘻嘻哈哈,打打鬧鬧的情景,早就在我心裡種下了學習的種子。去學校是如此的有趣。

隨後的日子,父親為我準備了書包,鉛筆。並在出差時為我買回來,可以在小朋友面前值得炫耀的,玩具似的五顏六色的塑料文具學習用品。如模具精緻的塑料阿拉伯數字1到10。鄉村的小朋友哪裡見到過這樣新奇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