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林醉 作品

新歲

 十日後,凱旋的大軍終於回朝。遲暄封賞三軍,哥哥也進宮領賞,還去慈寧宮給太后請安。聽聞,生辰宴那日一見,太后叫管氏母女去慈寧宮說了好一陣話,對管文儀頗為滿意。哥哥的意思是一切聽太后安排,於是,兩家緊鑼密鼓開始張羅婚事,婚期定在明年元月十五,上元節。

 年關將近,凌虛閣的千年古樹的枝頭上又掛滿了宮人們關於來年的美好願望。麟趾宮四處也是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長安已經會咿呀學語了。遲暄每次來時便將她抱在懷裡,不厭其煩地握著她的小手,在我們三人面前晃一圈。

 “安兒,這是安兒。”遲暄將她的小拳頭對著她,長安滴溜溜的大眼睛看著他,並無特別的反應。

 “這是父皇。”遲暄又將手移至自己面前,長安沉默。

 遲暄又不氣餒道:“這是母妃。”他將長安的小手放到我眼前,長安高興地揮舞著小手小腳,要我抱抱。

 “這是弟弟妹妹。”遲暄用她的小手指著我隆起的腹部,長安似乎感受到什麼,將小手貼在我的肚皮上。腹中的孩子亦是心有靈犀般,在長安的小手處動了一下。我驚喜地指給遲暄看:“阿暄,這是孩子們之間在打招呼呢。”

 遲暄靠近,手中的長安一下撲上前來,幸好被遲暄及時回抱住她,不然腹中孩兒怕是要提前出生了。

 “安兒,這是安兒。”遲暄走完一圈,又對準她自己。長安滴溜溜的大眼睛看著他,嘴裡一直重複著“鵝兒”“鵝”“鵝”,金津玉液便從嘴角滑了下來。

 遲暄無奈,只得為她擦拭,隨後滿是心疼地將她抱在懷裡,像是抱著千金不換的舉世珍寶。我則倚在遲暄懷中,撫著孕肚。再過幾個月,肚裡的這個小傢伙也要降生了,到時候安兒也有玩伴了。一家人互相依偎著,笑得幸福而滿足。

 除夕這日,遲暄特許母親和姐姐提前入宮,陪伴我半日。我從晨起後便精心準備,迎接母親和姐姐的到來。

 安兒已經餵過奶了,此時在懷裡玩鬧。她雖然現在還不會說話,只會囫圇一些聽不懂的詞語,但是自從那日摸過我肚子之後,彷彿知道我肚子裡有弟弟妹妹,對我的肚子動作總是很輕柔,很小心。所以我也從不擔心抱著她玩耍會傷著腹中胎兒。

 “娘娘,夫人和小姐到了。”雨笙像個小兔子一般,急急忙忙跑回來通報,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我連忙抱著長安起身相迎。

 門後的擋風被掀起,我看見了朝思暮想的面龐。

 “母親!姐姐!”

 這是我入宮後,母親和姐姐第一次入宮來看我。今日,母親穿了誥命服制,頭戴藍寶石花釵冠,寶鈿壓鬢,身著紫羅翟衣,玉帶垂掛,格外雍容端莊。姐姐則梳著婦人髮髻,身著蔥白上衣,杏黃長裙,臉蛋更加白皙了,也圓潤了些許,掛著淡淡的紅暈。

 “給貴妃娘娘請安。”

 “母親姐姐,這殿中又無外人,何苦拘著這些禮數。”我微微屈膝,“長安,快叫你外祖母和姨母不必多禮。”

 她們見了我,不過一霎,便注意到我懷中的長安,驚喜愛惜之情溢於言表,滿臉喜色地圍上來仔細端詳著。這是她們第一次見到長安,也是長安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外祖母和姨母。長安在我懷裡格外興奮,一點也不怕生人。

 母親笑得合不攏嘴:“公主這小臉真和你們小時候一模一樣,只是這眼睛還比你小時候更好看些,怕是遺傳了陛下的眉眼吧。”

 姐姐也說:“長安這膚白貌美的,長大後定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兒。來,姨母抱抱。”

 我將長安交給姐姐,母親看著我的腰身,關切道:“上次回府,怎麼不曾聽你說起又有了身孕。”

 我撫上腹部,道:“上次女兒回府之時,胎像還弱著,便沒有告訴母親,怕你們擔心,如今也有六個月了。”

 “你才生了長安不到半年,就又懷上了,身體可還吃得消?你和陛下夫妻情深這是好事,只是也該節制些。”母親摸著我的肚子,叮囑道,“你肚子大了,安兒也大了,不好總是抱著孩子,左右雨畫和雨笙還在身側,要多注意自己身體。”

 “母親。”我扶著她坐下,“女兒知曉母親擔憂,只是如今陛下後宮子嗣稀少,又無皇子,陛下寵愛女兒,女兒也願意為陛下生兒育女,不辛苦的。女兒今後會注意身體,不讓父親母親擔憂。”

 我又看向姐姐,姐姐正和長安玩的火熱,對長安愛不釋手。“姐姐,你嫁去宋家,他待你如何?家裡長輩可還好相處?”

 姐姐笑眯眯道:“宋子諳沒有同胞兄弟姐妹,家中人口倒也簡單。婆母不是他的親生母親,所以也不大管我。我什麼也不用操心,宋子諳對我也是不錯的。瞧我,都長胖了呢。”

 “你那哪是長胖?”母親笑著點了點思若的肩膀,“還不快和你妹妹說說。”

 姐姐臉上飛上一抹紅霞,嬌笑著垂下頭,手掌摸向自己的小腹,抿唇道:“我有了他的骨肉,已經一個月了。”

 聞言,我立即看向她的肚子,欣喜道:“當真?可叫郎中瞧過了?”

 姐姐點頭,笑道:“瞧過了,只是日子還短著,便只告訴了你們,還沒有同宋子諳講,想著等過了頭三個月再說。”

 “你這孩子,這樣大的喜事怎麼不告訴婆家?”母親嗔怪,“宋子諳後宅又無妾室通房,你腹中孩子便是長房長子,該早些告訴婆家和夫君,叫他們舒心啊。”

 姐姐有些忸怩,握著長安的小手輕搖,一面道:“我生孩子又不是為了叫他們家人舒心的。母親放心,此事我心中有數。前些日子和宋子諳鬧了些彆扭,我便是要等著他來哄我才肯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