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共浮白 作品

第672暗中談判

 坤宇的官吏們自然洞悉其中奧妙,於是他們開始與大洪一方就官吏的安排問題進行周旋和協商。

 剛才還充滿火藥味的氣氛,此刻卻逐漸緩和下來,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彷彿正在討論一件無關緊要的瑣事。

 “溫義兄啊,想當年我們還是同窗共讀的摯友,一同春遊踏青,嫂夫人與我家還有親戚關係呢!”

 一位坤宇的官吏試圖用舊日情誼打動對方。

 “伍老弟,你就別固執了。”

 “世間哪有招安之後還能升官的道理呢?”

 申溫義苦口婆心地勸說著,“以你的才學和能力,遲早會得到陛下的賞識,何必過於計較眼前的得失呢?”

 “祝兄……”

 “陸大人……”

 類似的稱呼和寒暄聲此起彼伏,彷彿雙方又回到了昔日的同窗歲月。

 然而,招安談判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今日的商議僅僅針對坤宇官吏的招安問題,相對來說還算比較簡單。

 但無論坤宇一方表現得如何強硬,他們也不得不面對戰敗的現實。

 他們的底線其實已經很低了,只要不追究他們造反的罪責,他們便會心滿意足。

 對於坤宇的官吏們而言,失去官職並非不可承受之重。

 他們可以選擇回家閉關修煉幾年,著書立說以積累聲望。

 等到元武帝百年後新皇登基之時,他們便有機會重回官場東山再起。

 相比之下,趙家的問題才是最為棘手的難題。

 即使花費十天半月的時間也未必能夠談出結果來。

 元武帝雖然以仁慈寬厚著稱於世,但這也僅僅能夠欺騙那些初入官場的懵懂新人罷了。

 曾經戰功赫赫的八位大將軍如今已折損近半,這便是最好的例證。

 前些日子飛炫獅剛剛進入斬妖司不久便遭遇了滅頂之災。

 飛家因涉嫌修行邪法而被滿門抄斬、灰飛煙滅。

 這一事件讓負責談判的官吏們更加堅信趙奉先絕不會輕易就範。

 除非元武帝願意對趙家趕盡殺絕,否則招安很可能只是一場走過場的鬧劇而已。

 坤宇一方的官吏們對此也心知肚明,因此他們並沒有表現出戰敗國應有的卑微和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