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共浮白 作品

第692京都劍仙的調查

 祝公公踏入院內,面容和藹,他拱手行禮,表達著自己的謙遜和敬意:“真人啊,您這清淨的修煉之地,咱家貿然造訪,實在是有些冒昧了。”

 說話間,他從袖中取出一張紙箋,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載著數十種珍貴的靈物,雖然並未標註具體丹藥名稱,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恭敬地將紙箋遞給李平安,詢問道:“咱家此行有一個不情之請,想請真人看看,這些靈物所列之物能否煉製出丹藥?”

 李平安接過紙箋,目光在上面迅速掃過。

 略作思索後,他篤定地說道:“這些靈物雖然種類繁多,卻都是煉製益壽延年類丹藥所需的珍稀之物。”

 “對我來說,煉製它們並非難事。”

 聽聞此言,祝公公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喜色。

 無論上司周公公是否真的需要煉丹,他都希望能與這位煉丹宗師結交。

 他連忙恭維道:“李真人果然名不虛傳,丹道造詣如此深厚。”

 “咱家日後一定常來拜訪請教,還望真人不要嫌棄咱家煩擾。”

 李平安淡淡一笑,回應道:“公公過謙了。我這小院雖然簡陋,但若能迎來公公的光臨,也是它的榮幸。”

 祝公公再次深深施禮致謝,然後化作一道流光沖天而起,向著內侍司的方向急速遁去。

 回到內侍司署衙之後,他才恍然想起此行的另一個重要任務——調查京中真仙,也就是京都劍仙的行蹤。

 他取出玉盤法器,假裝在李平安身邊進行了一次詳細的探查。

 結果自然是毫無反應,這讓他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

 “看來這位李真人與京都劍仙,並無任何瓜葛。”

 祝公公暗自鬆了一口氣,同時也在內侍司小本本上,記下——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拜訪李平安,玉盤法器並無反應。

 ……

 內侍司,雖坐落於皇宮近側,其官署外觀卻並不張揚,僅一塊內務府的牌匾懸掛於門楣之上,便足以彰顯其威嚴與莊重。

 祝公公自半空中緩緩降落,輕輕整理著因風而稍顯凌亂的衣襟,而後邁著沉穩的步伐踏入官署之內。

 “卑職見過祝監司。”

 門口的守衛見狀,立刻畢恭畢敬地行禮問候,聲音中充滿了敬畏與尊重。

 祝公公微微點頭,隨口問道:“唐公公可曾歸來?”

 “回祝監司,唐提督方才已入內。”

 守衛恭敬地回答,並補充道,“千歲爺此刻也正在堂中。”

 “哦?”

 祝公公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隨手拋出一枚靈丹以示賞賜,“這是你的。”

 說罷,他加快了步伐,心中暗自思量,絕不能讓唐公公,在千歲爺面前佔了先機。

 內侍司中,十二監雖官職平等,但周公公執掌司禮監,且身為元武帝的貼身內侍,因此總攬內侍司大權,可謂是一言九鼎。

 而他的修為實力,更是除了少數幾位早已隨先帝退隱的老前輩之外,無人能與之匹敵。

 緝事堂內,祝公公尚未踏入門檻,便聽到了唐公公那特有的尖細嗓音在迴盪。

 “千歲爺,扶善、勸善、擇善等九坊已然逐一排查,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下鑽的,全都翻了個底朝天。”

 唐公公細聲細氣地彙報著,“那位高人定然不在這些地方。”

 “只是養慈堂裡的兩個老乞丐……有些古怪。”

 周公公聞言微微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那兩個老乞丐有何特別之處?”

 “其中一個蓬頭垢面、老態龍鍾。”

 “而另一個卻長得……與祝監司頗為相似,皮膚白淨細嫩,簡直不似男兒之身……”

 唐公公話未說完,門口突然傳來了祝公公的咳嗽聲。

 “呵呵,老唐倒是手腳麻利!”

 “九處坊市如此廣袤之地,你竟能查得如此迅速?”

 祝公公帶著幾分譏諷之意走進門來,先是向周公公躬身行禮,“卑職見過千歲爺。”

 “德勝、德敏、德富等坊市已然徹底清查,每個人都是清白之身。”

 “只是那位高人尚未尋到蹤跡,倒是擒獲了幾名魔教的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