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共浮白 作品

第692京都劍仙的調查

 周公公輕輕嗯了一聲,依舊端坐上首,不疾不徐地品著香茶。

 他的眼神深邃如海,彷彿正在醞釀著什麼重要的決策。

 整個緝事堂內一片寂靜無聲,只有周公公品茶的細微聲響在空氣中迴盪,營造出一種肅穆而凝重的氛圍。

 祝公公與唐公公並肩而立,兩人目光交錯時,心中都暗自盤算著如何施展咒術,給對方製造麻煩。

 十二司的其他監司們陸續歸來,向周公公彙報情況。

 今天是周公公定下的最後期限,無論是否能夠查明京都劍仙真仙身份,都必須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

 傳聞中,陛下對這位真仙極為仰慕,有意將其封為國師,並已經多次詢問此事

進展。

 周公公曾放出話來,誰能夠查出真仙的身份,未來便可穩坐內侍司的第二把交椅。

 祝公公心中暗自得意,他深信其他監司們都沒有確鑿的結果,否則早就暗中上報了,不會等到今天。

 過去的半個月裡,內侍司傾盡全力,將京都的一百零八坊市翻了個底朝天。

 他們還藉助城隍、土地等神明的力量,獲取了一年內來到京都的商人和百姓的名單,並派遣外派人員進行深入追蹤調查。

 然而,當週公公一一聽取各監司的彙報時,眉頭卻微微皺起:“所以,你們還是一無所獲嗎?”

 這些在外界足以讓小兒止夜哭的諸監司們,此刻卻都低眉順眼,乖乖地聽著周公公的訓斥。

 周公公轉向御馬監的宋公公問道:“宋公公,你提到廉王府的供奉有問題,具體情況如何?”

 宋公公踏前一步,恭敬地回答:“回千歲爺的話,此事已經請教過監天司的諸葛大人。”

 “據他推斷,那位供奉很可能是域外魔宗的長老,而且已經收了廉王世子為徒。”

 “魔宗長老?”

 周公公沉吟片刻後吩咐道,“此事暫且壓下,過段時間再報給梁王殿下知曉。”

 接著,他又轉向許公公問道:“許公公,關於易慶道人的調查進展如何?”

 祝公公踏入院內,面容和藹,他拱手行禮,表達著自己的謙遜和敬意:“真人啊,您這清淨的修煉之地,咱家貿然造訪,實在是有些冒昧了。”

 說話間,他從袖中取出一張紙箋,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載著數十種珍貴的靈物,雖然並未標註具體丹藥名稱,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恭敬地將紙箋遞給李平安,詢問道:“咱家此行有一個不情之請,想請真人看看,這些靈物所列之物能否煉製出丹藥?”

 李平安接過紙箋,目光在上面迅速掃過。

 略作思索後,他篤定地說道:“這些靈物雖然種類繁多,卻都是煉製益壽延年類丹藥所需的珍稀之物。”

 “對我來說,煉製它們並非難事。”

 聽聞此言,祝公公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喜色。

 無論上司周公公是否真的需要煉丹,他都希望能與這位煉丹宗師結交。

 他連忙恭維道:“李真人果然名不虛傳,丹道造詣如此深厚。”

 “咱家日後一定常來拜訪請教,還望真人不要嫌棄咱家煩擾。”

 李平安淡淡一笑,回應道:“公公過謙了。我這小院雖然簡陋,但若能迎來公公的光臨,也是它的榮幸。”

 祝公公再次深深施禮致謝,然後化作一道流光沖天而起,向著內侍司的方向急速遁去。

 回到內侍司署衙之後,他才恍然想起此行的另一個重要任務——調查京中真仙,也就是京都劍仙的行蹤。

 他取出玉盤法器,假裝在李平安身邊進行了一次詳細的探查。

 結果自然是毫無反應,這讓他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

 “看來這位李真人與京都劍仙,並無任何瓜葛。”

 祝公公暗自鬆了一口氣,同時也在內侍司小本本上,記下——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拜訪李平安,玉盤法器並無反應。

 ……

 內侍司,雖坐落於皇宮近側,其官署外觀卻並不張揚,僅一塊內務府的牌匾懸掛於門楣之上,便足以彰顯其威嚴與莊重。

 祝公公自半空中緩緩降落,輕輕整理著因風而稍顯凌亂的衣襟,而後邁著沉穩的步伐踏入官署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