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共浮白 作品

第716巧遇無心

 “阿彌陀佛!”

 老僧嘆息道,“法師年紀尚輕,或許應該更專注於自身的修行,以提升佛法造詣。”

 “否則,所謂的渡人也只是空中樓閣,如同鏡中花、水中月。”

 “法師此言差矣。”

 無心從容反駁,“渡人即是渡己,若能廣渡天下蒼生,成佛之路自然敞開。”

 他的言辭鏗鏘有力,字字珠璣:“貴宗過於偏重個體修行,卻對世間眾生的苦難視而不見。”

 “這

種做法,輕則可謂心胸狹隘,重則可謂難成大器!”

 老僧被無心犀利的言辭所震懾,一時語塞。

 他心中湧起一股怒火,厲聲質問:“法師竟敢妄言本寺的佛法無用?”

 無心毫不畏懼地點頭回應:“小乘佛法若不能普渡眾生,不能引領人們走向成佛之路,那它又有何用?”

 “法師怎可出此狂言!”老僧憤怒至極。

 然而,他很快平復了情緒,深吸一口氣,高宣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老衲失態,犯了嗔戒。”

 “我需面壁十日,深刻反省。”

 “現請知珏師兄登臺,繼續與法師展開辯論。”

 無心聞言微微一笑:“善哉!法師能開始反省自身,說明還有救。”

 “不妨拜入我門下,日日聆聽佛法真諦,共修無上佛法。”

 老僧竭力壓制心中的怒火。

 畢竟對方中的佛域,且年紀輕輕,自己若與他動手鬥法,難免有欺壓晚輩之嫌。

 在老僧剛剛步下講臺之後,一名灰衣僧人迅速登臺。

 他全身被一層灰塵所覆蓋,雙腳沾滿泥土,顯然剛剛完成了田間的勞作。

 “貧僧法號知珏。”

 他沉穩地自我介紹,“我長期親身體驗農民的艱辛勞作,深刻感受到每一粒糧食的珍貴。”

 “法師,您在此高談渡人之道,但我想問,您是否能真正辨識五穀雜糧呢?”

 無心聽後微微一笑,回應道:“貧僧雖不精通五穀辨識,但我具備施展法力、呼風喚雨之能,以此確保一方水土的豐收與安泰。”

 李平安運用黃庭道經的法力,精妙地改變自己的氣息,使其與最純正的佛法無異。

 他繼續凌空飛行,遠遠望見前方金光閃閃,令人炫目。

 當他飛近一看,才發現整座城市就像一座巨大的廟宇,琉璃作頂,金漆塗牆,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璀璨奪目的光輝。

 虔誠的信徒們絡繹不絕地進城朝拜,他們每三步就叩一次首,目標直指城中央那座莊嚴的大佛寺。

 李平安緩緩從雲端降落,從城門悠然走入城中。

 守門的僧兵們對他心生敬畏,紛紛向他頂禮膜拜。

 “恭迎神聖的上師光臨!”

 僧兵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雲霄。

 “阿彌陀佛。”

 李平安雙手合十,向周圍的僧眾致以誠摯的問候。

 置身於這座城市,他才深刻感受到,這裡已然成為了僧侶的聖地。

 無論是街頭的小販、勤勞的車伕,還是那些在角落裡乞討的乞丐,無一不頭頂著戒疤,身披僧衣,口中默唸著佛經,虔誠地走在修行的道路上。

 李平安緩步走向城中央,途中偶遇了幾位身著僧袍的官吏,他們正聚在一起,商討著如何應對各地的災害。

 他們關心著哪裡發生了旱災,需要舉行莊嚴的法事來祈求天降甘霖。

 又關注著哪裡疫病肆虐,必須設立法壇,為眾生祈福消災。

 “這才是真正的佛國淨土!”

 李平安由衷地感嘆道。

 在這座城市中,每一位僧侶遇見李平安,都會恭敬地彎身行禮,尊稱他為上師神僧,對他的到來表示由衷的敬意。

 得益於黃庭法力的神奇作用,他臨時凝結出舍利子,再加上遮天神通與玄龜仙匿的雙重掩護,使得他散發出的佛法氣息純淨而強大。

 即便真佛境強者親臨,也難以辨別其真偽。

 李平安依循內心的感應,來到了位於城中央的大佛寺。

 這座寺廟名副其實,一尊巍峨的金佛矗立在蓮臺之上,高達十幾丈,面帶慈悲的笑容,靜靜地俯瞰著世間眾生。

 在寺廟前,一場盛大的法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寺廟的左右兩側,分別搭建了華麗的高臺,兩位僧人正端坐在上面,激烈地辯論著佛經的精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