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二十七章 共同進退

 他和岳飛本來就是惺惺相惜,並且在朝中也是共同進退。

 如若岳飛不保,那麼唇亡齒寒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

 “某再入軍中,必定專心治軍,謹小慎微,不聞不問朝堂之事。”

 岳飛嘆了一口氣,有些失落的說道。

 原本自己的對於大宋一片苦心諫言和行為,卻沒想到竟然成了奸黨加害自己的把柄。

 “吾聽聞秦檜在帥爺軍中有同黨,從而藉機誣告陷害,王貴與王俊之流還請多多當心。如若能夠藉機清除,則可永絕後患,此時切莫有婦人之仁!”

 趙瑗清楚的記得,後世各類傳記之中大多都是王貴藉機誣告,從而使得岳飛被偽證所陷害。

 王貴之所以會背叛岳飛投靠秦檜,便是顧及到了當時的大勢。

 官家和秦檜議和的意圖非常明顯,而且岳飛註定難逃一死,跟隨岳飛就是一起死的結局。

 因為王貴的小人做派,便使得岳飛所謂的罪證坐實。

 “此事回到軍中臣定然會查明真相,如若果真如此,定不輕饒!”

 岳飛斬釘截鐵的說道,入獄後讓他看清了世間百態。

 也使得他更加堅定了欲成大事,必定要不拘小節。

 “原本幾路軍中頗為團結,不過是秦檜和張俊沆瀣一氣,擾亂了風氣。”

 對於眼下軍中的種種亂象,身為樞密使的韓世忠有些惱怒。

 當初一起抗金的幾路大軍,現在許多軍權都落入了秦黨親信的手中,讓他也是很是氣憤。

 “軍權之事,還須從長計議,往後吾還需要韓樞相鼎力相助才是。”

 武將對於軍權的看重,趙瑗必定是非常清楚。

 雖然韓世忠此時已經貴為樞密使,但實際上權力非常有限。

 他空有一腔報國熱血,卻深陷於朝廷的

權謀鬥爭之中,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他空有一身統兵之能,卻無法在戰場上為國家拼殺,只能在朝堂上與那些權臣們勾心鬥角。

 韓世忠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悲憤,他渴望能夠為大宋做出更大的貢獻,但卻被束縛在了這小小的朝堂之上,無法動彈。

 畢竟朝堂之中對於軍權而言,則把控在官家和秦檜手中。

 眼下大宋的抗金戰線,基本就是三個方向,即東路的江淮、中路的京湖和西路的川陝。

 川陝的軍權向來都是在吳氏兄弟手中,自從吳玠去世之後,其弟吳璘便執掌川陝。

 遠離朝堂的吳璘,並沒有過多參與到朝堂的紛爭之中,但是韓嶽二人的私交向來不錯。

 而韓世忠和張俊免去軍中職務之後,江淮諸軍則被秦檜和張俊的親信把持,這便是韓世忠憤怒的原因之所在。

 在趙瑗看來,既然無法改變官家的意圖,也短時間內無法扳倒秦檜,那麼只能像隱忍和抑制秦黨。

 然後再找機會逐漸壯大主戰的勢力,繼而誅殺秦檜,清掃秦黨。

 “既然如此,還請國公爺謀劃一番,朝堂之中斷不可讓秦黨獨大。長期以往,恐怕大宋危矣。”

 韓世忠誠懇的對著趙瑗說道,對於國公爺的手段他還是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