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二十七章 共同進退

 主戰派也希望能夠在朝堂之中出現制衡,從而避免被秦檜一黨一點一點的蠶食掉。

 “眼下朝堂左右二相,有一位空缺,因而需要左右平衡方可制約秦黨。”

 趙瑗口中所說的左右二相,便是自南渡之後大宋朝廷採用的兩相制。

 大宋有丞相之實而並無丞相這個稱謂。

 趙構南渡之後,一般而言是左右僕射兼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是左右丞相。

 此時的大宋朝堂只有秦檜一人出任丞相,導致其一人專權。

 面對著秦檜這樣的乞和投降之人把控朝堂,必然對於主戰派將來力主北伐造成巨大障礙。

 趙瑗的想法既是能夠平衡朝堂權力,也是能夠讓主戰派逐漸迴歸強大。

 “依國公爺之見,可舉薦何人?”

 韓世忠明白自己沒有左右朝堂的能力,但他認為趙瑗之所以能夠說出這樣的話,顯然是已經在謀劃這樣的大事。

 以趙瑗之能,既然能夠阻擋官家委曲求全般的議和,既然能夠將岳飛保下來,那麼也一定能夠可以將制衡秦檜的人送上去。

 “二位以為,張浚如何?”

 趙瑗這個話一出,韓世忠和岳飛相視一笑,再也沒有比這個更為合適的人選。

 此張浚並非彼張俊。

 張浚也是南渡之後擁立趙構的從龍之臣,熟悉軍務且對岳飛和韓世忠都有提攜之恩。

 並且同樣久居相位,無論是對於政事還是軍務都頗為熟悉。

 更為重要的是,張浚在朝中的資歷深厚,完全有壓制和制衡秦檜的實力。

 只是此時的張浚已經被彈劾貶謫到了地方州府,遠離朝廷中樞,想要朝廷再行啟用也是難上加難。

 然而張浚雖然資歷頗深,才能卻相當平庸。

 只不過在趙瑗看來,張浚志大才疏只能是暫且制衡秦檜的棋子,也難堪將來的大任。

 “張浚此人倒是頗為合適,只不過眼下有失聖眷太久,恐難以再行啟用。”

 韓世忠身為樞密使,對於朝堂政治的格局非常清楚。

 如果想要再增加一位丞相,從而使得左右平衡,那麼秦檜肯定是會拼命阻攔。

 以趙瑗的謀劃或許能夠成功,但必定是困難重重。

 並且張浚已經好幾年沒有進入朝堂的核心圈層,官家是否再信任,同樣也是個問號。

 “此事也只能是徐徐圖之,關鍵時刻亦要藉助韓樞相之力。”

 對於和秦黨的抗衡,趙瑗非常清楚是個漫長的過程。

 以官家多疑和善變的性格,不會輕易的去啟用一個下野之人,也不會全信秦檜的話。

 因此只有通過全盤謀劃之後,才能一點一點影響官家,其他的便只能交給時間。

 “這個自然,臣必定全力而為。”

 韓世忠在朝中已然是僅有的主戰派之中的高官,並且整個朝堂已經被秦檜牢牢把控,他已有獨木難支的感覺。

 何況自己這個樞密使在秦檜的瘋狂打壓之下,都隨時有可能面臨著被去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