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四十章 政治態度

 殿前司是皇宮的禁衛軍之一,負責保衛皇宮和官家的安全。

 殿前司的士兵都是從軍中選拔出來的,他們經過嚴格的訓練,具有很高的戰力和忠誠度。

 在官家出行時,殿前司的侍衛會隨行護衛,確保安全。

 在皇宮內,殿前司的也會負責巡邏和守衛,防止外人入內。

 臨安府和轉運司則是負責督造府邸。

 臨安府是南宋的行在,也是大宋的中心。

 臨安府的職責是管理臨安城的治安、民政、稅收等事務。

 轉運司是大宋的財政機構之一,負責管理全國的財政收支。

 轉運司的職責是徵收賦稅、管理倉庫、調配物資等。

 在建造府邸時,臨安府和轉運司會負責監督工程的進度和質量,確保府邸的建造符合要求。

 簡簡單單的一個皇子出閣,便會要牽涉到眾多的朝堂機構參與。

 “回官家話,出閣與冠禮可同時進行,頒佈詔令從而昭告天下。行冠禮由太史局擇選吉日,依例奏告天下和社稷,進爵位、建府邸、賜表字。”

 大宗正趙士?本就是統管宗室事務,對於皇子出閣和冠禮爛熟於心。

 皇子出閣只能代表作為皇帝的兒子出宮,從而另立門戶。

 冠禮則是代表成年的標誌,從此要戴上冠帽以示長大成人。

 而皇子出閣和冠禮最重要的便是要進封爵位和建立府邸,還有便是從此不單單隻有名,還有了表字。

 “故臣懇請官家進建國公為郡王,賜府邸,以行出閣之禮!”

 大宗正趙士?對著趙構躬著身體行著禮,神情莊重的說道。

 大宋對於皇子的封爵不如先前的諸多朝代,更不如後世的大明。

 宋太祖趙匡胤開始便形成了個漸進封爵的慣例,皇子最初不過封個防禦使,然後逐漸進爵位。

 太宗以後,或封王或封國公,其間也一些有封郡王、郡公等等。

 神宗諸子同樣是開始封節度使,然後封國公,逐漸進封郡王,加平章事,直到出閣之後也有些封王。

 以後便大多沿襲宋神宗時期留下來的這個慣例,一步一步的進爵位。

 對於即將出閣的趙瑗而言,入宮不久便封為國公,出閣雖然難以一步封王,但進封郡王卻也是實至名歸。

 “進郡王?”

 大宗正的話讓趙構有些猶豫,依照大宋的慣例而言,皇子出閣一般是先封郡王,繼而再封親王。

 當年自己也是這麼一步步的進封上來的,對於其中的禮制自然是非常清楚。

 只是趙構心中卻有些顧慮,一旦趙瑗封了郡王,容易讓朝堂內外認為,雖然沒有儲君之名卻已經有了儲君之實。

 這顯然是他不願意的看到的,更為重要的是他對於後宮將來誕下自己的子嗣還是抱有幻想。

 一旦讓朝堂甚至天下都默認趙瑗的這個儲君身份,那麼將來則毫無迴旋餘地。

 “正是,依照大宋慣例,理應如此。”

 趙士?再次將衣冠袍服整理了一下,一臉肅容的行了個跪拜大禮。

 他這個舉動,可以理解為是整個宗室對於皇子出閣的期盼,也是對於趙瑗的極度認同。

 如此鄭重其事,既是殷切期望,也是懇切請求。

 “臣以為慣例不可破,皇子亦不可厚此薄彼。”

 正當趙構為此事有些猶猶豫豫的時候,秦檜不失時機的跳了出來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