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七十七章 深聊此事

 此時的氣氛反而有些尷尬,畢竟趙構明白史浩己然是趙瑗的心腹,看在皇子的面上還是留有情面。

 而史浩人微言輕,話裡有話想要急切的為自己老師說話,難免有那麼一點魯莽。

 “兒臣關於馬政之事不知官家有何訓示?”

 趙瑗一聽,明白趙構的想法,也明白史浩此時的處境,於是便自然而然的轉換一個話題。

 這樣一來,既不會讓趙構為難,也不會讓史浩難堪。

 趙瑗這個話一出,趙構和史浩不約而同的望著他。

 一個眼神之中充滿著欣慰,一個則是滿眼感激之情。

 “朕看了覺得甚好,今日召瑗哥兒進宮便是想深聊此事,可暢所欲言!”

 趙構此時心情甚好,一句瑗哥兒便代表著對他剛才的表現非常讚賞。

 “戰馬稀缺乃是大宋戰力缺失之根本,金人之勇亦憑藉戰馬之利,故臣以為眼下發展戰馬刻不容緩。”

 趙瑗的這個話可謂是站在戰略的高度來為大宋前途命運做出的思考。

 歷朝歷代的戰爭之中,戰馬是必不可少的軍需物資之一。

 後世的蒙古大軍之所以所向披靡,就是依靠其強大的騎兵部隊。

 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時,先鋒軍五千人,每人配備了六匹戰馬。

 原本要走一年多的路程,他們只用半年就抵達了花剌子模邊境,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歷代的中原王朝都非常重視戰馬的飼養和管理。

 戰馬是古代戰爭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它們的速度和力量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

 因此中原王朝通常會在特定的地區建立養馬地,以確保戰馬的供應和品質。

 其中最著名的養馬地有三個。

 第一個是幽雲十六州,這是北方的一片重要地區,也是戰馬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這裡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非常適合戰馬的生長和繁殖,因此這裡的戰馬通常具有出色的速度和耐力。

 第二個養馬地是河朔地區,便是黃河以北的地區。

 這裡同樣非常適合戰馬的生長和繁殖,河朔地區曾經是大宋的重要領土之一,也是戰馬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第三個養馬地是河西走廊,也就是隴西地區。

 這三大養馬地是中原王朝對抗北方草原帝國的根本。

 中原王朝與北方草原帝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而戰馬

的供應和品質往往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