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四十五章 熱望

胡憲峋在封陽縣城住了一晚。

次日,清晨8時許,一行人用過早餐,便出了門。

小轎車一路疾馳,穿過了封陽城,穿過了廣遼無垠蒼茫無際的田野和魏巍山巒,穿過了那綠油油的油菜花田和紅豔豔的桃花樹,便漸漸近了言傳當中的云溪村。

這一路過去,胡憲峋感觸最明顯的是路面變化,先是泥濘的泥巴土地,過了一座不知名的山頭後,泥巴路變成了碎石子路,接近云溪村時,已經是一溜清亮的水泥馬路,直通這座一派嶄新景象且充滿人間煙火的村莊深處。

這是胡憲峋在湘南地區看見的第一條村莊水泥馬路,印象著實深刻。

他們的車子進了村後,也沒有村民看稀奇。彷彿小轎車在這個村子裡來來往往已經是十分尋常的事。

林詩予是第二次來這裡了。

她輕車熟路,還和幾個認識的農民打了招呼,便帶著胡憲峋一行人直接去了云溪村股份合作社理事長張海軍家裡。

當時張海軍正一根接一根抽著煙,愁雲慘淡的和華豐農業的技術專家王景山議事。

林詩予沒有事先通知便帶著人過來,說是湘南大學的農業專家來調研一下云溪村近年來的農業發展狀況,張海軍心裡還是有些意外的。

當然了,雖說這些年來,常常有各地方的媒體記者和考察團來云溪村調研,張海軍都已經麻木了,不是特別重要的,一般的都是走走過場,但這個省城來的大報社記者,和董事長張雲起關係耍得十分好,自然要好好接待。

然而,近日來他的心情十分糟糕。

他已經知道江川城內發生的事情,現在外界傳言張雲起被抓走了。對於他來說,對於整個云溪村來說,這是如天塌了一樣的大事情。

他怎麼也想不通,這個世道究竟是怎麼了,難道真就是好人沒好報嗎?雲起那個娃娃可是他親眼看著一點點長大的,他看著這個窮苦娃娃靠自己的雙手掙下一份大事業,不僅把他自己那個窮家搞得興旺發達,也沒有忘記帶領他們這些山窪裡的鄉親們發家致富。

這多好的一個青年才俊吶!

至於那些新聞報道針對張雲起和聯盛集團這樣那樣的汙言穢語,他絕不甘願相信,也絕不相信!

當然,他更不願意就這麼坐以待斃。

他們云溪村能有今天這樣的好日子,好發展,萬千干係都在張雲起身上。張雲起就是聯盛集團的那根脊樑骨,也是他們云溪村股份合作社的那根脊樑骨!俗話講傾巢之下安有完卵。現實點說,一旦張雲起真出了事情,聯盛集團不知曉要陷入何等動盪的局面當中去,現在幾大核心管理層都已經被帶走,他親自跑了一趟市裡集團總部,也感覺到人心惶惶,再這樣下去,集團龐大的供應鏈體系遲早要分崩離析,而作為整個集團供應鏈體系的最上游,云溪村、龍灣鎮,乃至於已經輻射整個封陽縣的農民群體,又該何去何從呢?!

一想到這些,張海軍這個云溪村股份制合作社的帶頭人,就整日整夜的睡不著覺,他知曉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們這些泥腿把子沒有大門路,但有自己的土法子。

這些天來,他一直在謀劃著一樁大事情。

他已經號召了云溪村等幾個村的村民,龍灣鎮散種統收統購的農民,龍景園農業產業園的工人,按下紅手印,準備去市裡請願!

這些事情自然不能讓旁人知道。

張海軍心裡想著這些,也清楚了林詩予這一行人的來意,但他實在無心招待,叫王景山陪同林詩予和那個老人去考察調研。

林詩予見張海軍無精打采,一身頹靡,絲毫沒有她第一次來時的熱情,心裡也清楚癥結所在,於是她藉口上廁所,跑到衛生間裡,掏出筆和紙,寫了幾個字,揉成了小紙條。

林詩予也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到底是對還是錯,但對於這裡的人來說,這或許是一次不可能再會有的機會。

出了廁所,林詩予跟著胡憲峋一起離開張海軍家的時候,順手偷偷地把紙條塞進了張海軍手裡。

等林詩予陪同那個老人出門後,張海軍才目光疑惑地打開那張揉成團了的紙條,上面赫然寫著胡憲峋的職務,然後,他整個人都震住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抬起眼,在濛濛細雨中,呆呆的看著那個已經漸漸走遠的清瘦老人。

許久過後,張海軍咬了咬牙,抄起電話挨個打給了云溪村股份合作社理事會的全體成員。

為了張雲起,為了云溪村,為了那千千萬萬的農民,搏上這條命,這個中年漢子也是在所不惜的!

近年來,云溪村聲名很隆。

這裡接待過的各地考察團自然是不知何幾的,現在整套考察流程都已經十分成熟。

第一站是帶領考察團參觀華豐農業養殖基地和種植基地;第二站是去參觀龍景園農業產業園;第三站是在云溪村股份制合作社開交流會議。

胡憲峋一行人也是一樣,王景山帶著他們直接上了將軍嶺。

正值清明節前後,將軍嶺的山野裡,已經漸漸呈現出了一派盎然生機,月牙河水流起著波打浪,發出一陣陣隆隆的聲響,兩岸的緩坡上,鮮綠的草芽已經遮住了冬日裡頑童們燒荒留下的大片斑痕,所有的喬木、灌木和大部分野草,都有了葉片,就連對春天的愛撫不很敏感的棗樹,也開始生出了嫩芽。

在坐落於將軍嶺下足有千畝之大種植基地裡,一溜看不到盡頭的梯田上,豌豆已經綴滿了粉紅的小花。辣椒在拔節,有些向陽的山灣裡,甚至都努出了小小的枝丫。這時節,正是農事繁忙時。大部分秋田作物都開始播種了,正趕著春雨,給農作物追一次尿素那是再好不過了。這裡的農民也彷彿有一肚子講不清楚的憋悶氣,村周圍的山野裡,到處都傳來莊稼人“噢啊……”的吆牛聲和鞭子聲。

陪同考察的王景山負責講解,近來他也有些情緒低沉,但是他性格沉穩,情緒並不怎麼外露,一邊領路一邊對胡憲峋講道:“云溪村華豐農業畝,把云溪村附近幾個村莊都納入了進來,全部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協議。現在這一片成千上萬的農民除了自留地種點自家吃的蔬菜,養點家禽,基本上都不自己種經濟作物了,相比於其他地方的農民,確實富裕了很多,至少吃不飽飯在這裡是不存在的。”

胡憲峋負著手講道:“封陽是全國有名的菸草大縣,菸草作為這裡的主要經濟作物,怎麼沒有看到下秧?”

王景山解釋道:“云溪這一帶已經徹底放棄種植菸葉了,原因很多,主要兩點,一是種菸葉成本高,也特別辛苦磨人;二是土地有分紅,也有當初入股合作社的股份分紅,又能夠務工領工資,比種菸草收益好上太多了。”

胡憲峋點頭“整個龍灣鎮都這樣?”

王景山說道“不是,這種模式目前只在云溪村和附近幾個村莊做,整個龍灣鎮和附近的鄉鎮走的還是包產包銷,水田用來種植菸草和水稻,合作社收購的農作物都是利用耕地和望天田種植,算是增產收益。在這一塊云溪村股份制合作社走的很快,在縣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已經以龍灣鎮為核心,向四周輻射,和18個鄉鎮簽訂了散種和農產品統銷與農資統購協議,真正意義上的惠及了數萬農民。”

王景山站在山坡上,遙望著春雨裡日新月異的村莊,對胡憲峋一行人說道:“現在的云溪村就像一個經濟區的包菜心,周圍是跟著一起發展起來的白菜梆子。這裡有全市最大的農業生產基地,有最大的農業產業園區,是整個區域的產業經濟領頭羊,連帶著全縣的行政、消費、醫療、教育和水電等資源全部朝這邊傾斜。等下帶你們去龍景園農業產業園區看一下,你們就知道了,那一片區域一天一個變化,農業產業園區大門外那片區域這些年裡建了好多房子,形成了一條娛樂休閒街和集市,餐館、旅店、歌廳等林立,發展勢頭把龍灣鎮鎮中心的龍灣圩都給徹底蓋住了,現在縣政府也是下了大決心的,為了改善交通和運輸能力,提振產業經濟發展,要出資把從云溪到縣裡的路全部規整拓寬,搞柏油馬路。我聽說,龍灣鎮鎮政府規劃著把辦公地址搬往云溪村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