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工資結構

 面臨的第一個現實問題,也是區常委會提到的工資結構問題。

 目前國企性質的興達公司(即三個正常生產的車間)採取固定工資加超額獎金制度,固定工資即檔案工資每個月都一樣,超額獎金則在生產任務基礎上超額完成的話略有獎勵,金額很小。因此本質來說工人只要不貪圖那點獎金,幹好幹壞都一樣。

 以去年東閣因原料質量問題而出現大面積殘次品被退貨為例,從採購到生產乃至質檢每個環節都振振有詞,最終廠方賠錢了事,沒人對此重大生產質量事故負責。

 此番入股後,靜宇裝飾拿兩個車間、綠桃標準件拿四個車間,按協議規定必須全部聘用東閣廠工人和技術人員,兩大股東不約而同提出調整工資結構,加大計件和質量的考核。

 具體做法是按區最低生活保障工資標準發放基本工資,剩餘部分拿出來考核,做得又好又快多拿錢,反之扣光為止。

 任欽等高管站在工人立場堅決反對,認為這樣容易導致工人們緊張、疲勞和盲目攀比,到頭來傷害身心健康;而且資方會動態調整計件標準,使得要求越來越高,最終只有少數年輕、技術好的工人跟得上趟,大多數工人們將被淘汰。

 鄒昊丞考慮的問題是,如果大幅調整工資結構致使絕大多數工人們收入降低,豈不應了常委會上石煥斌等所擔憂的,證明他們大罵“萬惡的資本家”沒錯?

 因此也不主張立即實施,而想等六個車間生產經營步入正軌後再說。

 雙方爭執不下,目光又聚焦到藍京臉上。

 哪怕內心深處一萬個不情願,鄒昊丞也不得不承認藍京事實成為工作組的領軍人物,包括廠領導、投資方都有種敬畏的尊重。

 目光在參會人員臉上掃了一圈,藍京從容道:

 “企業改制了,同志們的管理理念還沒改過來。今天鄒書記——我為什麼不稱呼董事長?因為董事長需要董事會選舉產生;而董事會成員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董事會重大決策要提交股東大會討論通過。這樣的程序說明什麼?管理層要越來越學會傾聽,尊重民意,重大決策採取民主集中制原則。回到工資結構調整問題,涉及工人切身利益的決策要把決定權交給工人,由他們選擇、權衡、調整,拿不定可以試,試得對正式實施,試錯了繼續修訂,總之前提是不能傷害工人們的切身利益,同志們覺得呢?”

 會議室靜默了幾秒鐘,鄒昊丞拍板道:

 “就按藍助理的指示來做,多種方案供工人們選擇,不同車間分不同層次橫向比較,反正摸著石頭過河,錯了也不怕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