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基層調研

 聶華輝點點頭:“年輕有為,這個歲數當縣委書記在十年、二十年前簡直不可想象,說明京都倡導幹部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落到了實處。家裡幾口人?”

 蕭柏梓道:“43萬7440人。”

 聶華輝滿意地笑笑:“好嘛,你這個縣委書記心裡時刻裝著全縣人民,那再考考你,其中農業人口和佔比各多少,農轉非產業結構如何?”

 哦!

 蕭柏梓心裡頓時透亮,原來兩位首長想了解基層農轉非情況,當下道:

 “向首長彙報,大莊縣共有農業人口31萬5920人,佔比72.22%在全省各縣區排名最低。前兩年農轉非人口達4萬左右,也正是大莊農業人口比全省平均低一個點的數字……”

 “兩年時間把農業人口降一個百分點,你這個縣委書記居功甚偉。”武奇英讚道。

 “是全縣幹部群眾共同努力,”蕭柏梓謙虛道,“前期我做過調查,農業轉移人口主要從事的職業主要包括五大方向,林牧漁及其它佔11.94%;建築業19.47%;加工製造業31.04%;服務業24.72%;交通運輸12.83%”,表明轉移人口絕大多數選擇較為穩定的工作,但不計較體力活、戶外工作、較苦較累等因素……”

 聶華輝問道:“服務業就業門檻比較低可佔比不高,什麼原因?”

 蕭柏梓道:“農業轉移人口離開土地後雖然成為城市建設和工業發展主力軍,但受戶籍制度、保障體系、正策環境等因素影響,職業和地域轉移了身份卻沒轉移過來,導致大批外來務工人員被擋在公共服務大門之外,當然另一方面地方正府也面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壓力,可謂硬幣的兩面,種種現實問題錯綜複雜。”

 聶華輝輕輕頜首,又問:“提到農轉非地方正府就叫苦,柏梓也不例外吶,那麼說說看人家千辛萬苦轉移過來有哪些現實困難?”

 “首先住房問題,據瞭解43.4%採取合租方式,兩個家庭共用40-50平米,上廁所都得排隊;28%住在集體宿舍,條件同樣艱苦,所以住房直接關係到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是我們急需出臺正策予以解決的!”

 蕭柏梓道,“接下來分別是拖欠工資和社會福利落實不到位,每年群體事件當中討薪、維權都是主要訴求,有些又牽涉企業三角債等現實矛盾,處理起來舉步維艱;最後是學歷低文化層次不高影響職業提升,即吃苦耐勞還行,談到技術就抓耳撓腮,沒法改善整體收入和社會地位低下的處境。”

 “各級正府提到這些困難都表態要從正治、經濟兩方面進行扶持,積極幫助其完成市民化過程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繼而全面發展我國城鎮化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聶華輝道,“具體該怎麼做,你腦子靈活膽又大,說說看有哪些措施?”

 蕭柏梓不好意思道:“向首長彙報,我膽子其實不算大,所有做法都在規章制度許可範圍內……”

 聶華輝哈哈大笑,武英奇道:

 “違紀違規就不叫膽大,要加上妄為兩個字了,真理向前走一步就會變成謬誤,這句話柏梓同志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