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委以新職

 說完開場白,李副部長接著宣佈:

 任命藍京同志為玄澤市銅關縣縣委書記!

 聽到銅關縣三個字,藍京一陣茫然:又是個充滿陌生而且從沒去過的縣城,那麼,等待自己的考驗將是什麼呢?

 彷彿看穿藍京的心思,李副部長簡明扼要一句話告知其使命:安撫民心,踏踏實實搞好城市發展和建設,不要在併入省城問題方面傾注過多精力!

 原來,近二十年以來銅關人望眼欲穿,伸長脖子等著脫離玄澤,併入省城書澤懷抱之中。

 有沒有道理呢?有的。

 追溯歷史,從隋朝開始設立的書澤府就覆蓋銅關地區,當時隸屬於秦中縣,之後一直延續到清朝都實施有效的管理。清朝乾隆年間,銅關出了一位狀元名叫熊澤曦,雄心勃勃立志於提升家鄉地位,擬讓銅關從秦中脫離出去單獨設縣,不過按清代戶口標準遠遠達不到——其時主要按人口數量並結合地理位置、事務繁簡、賦稅交納和民風方言等確定了“衝繁疲難”四等第與“最要、要、中、簡缺”四缺分制度。

 熊澤曦便發動銅關鄉紳富豪加大向西面也就是玄澤府境內擴張步伐,大肆購買田地,因為清代很多土地與佃農直接綁定,買下田地意味著增加附屬人口;同時重金賄賂玄澤府官員,以重新釐清交界土地為由讓出大片土地,一來二去銅關地區土地面積和人口急劇上升。適逢乾隆十二年即1747年朝廷對全國進行大規模等第、缺分調整,在熊澤曦多方運作之下,銅關如願以償脫離書澤府單獨設縣,他兒子熊實宇成為銅關縣第一任縣太爺。

 當時為了單獨設縣,熊家與書澤府鬧得很不愉快,相反玄澤府又是給土地,又是配合收購田畝,關係融洽,熊澤曦一不做二不休買通當時的江蘇巡撫,大筆一揮將銅關縣劃給了玄澤,理由也很充足:

 銅關與秦中縣中間隔著銅山,內有明代開鑿的隧道名為銅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銅關與玄澤山水相連,沒有明顯界線,便於轄區內交通來往和管理便捷。

 以前看不出差別,等到建國後書澤正式成為七澤省會,銅關人已經開始後悔,而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書澤藉助省會優勢經濟騰飛,無論城市建設還是市正服務、市民待遇等等,都比銅關高出一大截,漸漸地,民間開始熱議銅關重新併入書澤的話題了。

 無它,經濟地位決定上層建築,銅關指望依靠省城得到更好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