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強行加塞

 提名四河鎮鎮長王恆遠任四河鎮黨委書記;

 提名紅石鎮鎮長賈想兼龍王鎮鎮長;

 提名龍王鎮鎮長楊衛軍任四河鎮鎮長。

 ——這裡面有個尋常人不太容易注意的、卻是很有講究的規範,即王恆遠從“四河鎮鎮長”提拔“四河鎮黨委書記”,為什麼不是“四河鎮鎮黨委書記”呢?因為規範的書面記錄當中,四河鎮鎮長中間省略了“人民正府”;而四河鎮委員會本身就是組織機構,黨委書記是其職務,因此常委會書面記錄可以簡寫為“四河鎮黨委書記”。

 原本萬嶽明被“抽調”後,紅石鎮書記於懷冬覬覦四河鎮的位子,如果那天不被藍京在門外聽到他說“新來的書記也是少數”……

 有那句話,註定於懷冬這輩子在藍京底下翻不了身,能不丟掉鎮書記職務已經謝天謝地。

 終於到了最後一項議題的最後一項工作:縣委組織部關於鎮長助理競聘的實施細則。

 不過選拔區區兩名鎮長助理,而且是到銅關最偏遠的龍王、紅石兩鎮,有必要搞得如此鄭重其事嗎?

 答案是,有關鎮長助理的人數越擴越多,已從藍京剛開始建議的兩名提高到七名!

 急於搭便車的年輕幹部太多,熊家大院擺不平方方面面關係,只能打著鄉鎮領導的幌子主動、強烈要求配備鎮長助理:

 招商引資壓力大,鎮領導無法應付日常事務,需要配備鎮長助理;

 工業企業落戶落地以及項目動工工作千頭萬緒,安排人手牽頭協調至關重要;

 鎮***、副鎮長本身有缺額或副鎮長配備不足的更有理由,要麼儘快配齊,要麼先幫我配備鎮長助理。

 此前組織部門培養或暗示的後備人才、培養幹部也紛紛通過各種途徑表達不滿,認為自己不應該有優先權嗎?如果跟其他年輕幹部在同一起跑線上,以前付出的努力有何用處?

 也無怪乎跟白衣明同一批遴選上來的年輕幹部都猶豫不決,面臨現實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時候,很難抵禦唾手可得的誘惑。

 劉勇一頂再頂,磨碎了嘴皮子壓縮,提交到常委會討論研究時仍達到七名之多。

 很擔心被藍京一票否決而趕不上這趟常委會,劉勇在他面前輕描淡寫說“根據基層呼籲可能不止兩個名額到時再議行不行”,藍京埋頭研究正府那邊剛偷偷複印的秦中區關於東郊大開發初稿,沒多留意,隨便“嗯”了一聲就算同意。

 鎮長助理競聘實施細則議題實際上涉及到三個問題,一是需不需要一下子放出七個鎮長助理名額;二是報名條件;三是選拔標準,以及怎麼選拔。

 換在平時這三個問題就能討論半天,劉勇和徐迪不約而同放到第十四個議題且壓在快吃午飯的時候,也有矇混過關、早點散會的僥倖心理。

 “以上就是大致情況介紹,鑑於鎮長助理崗位的設定、公開競聘的方式在銅關均無先例,社會各界很**,基層年輕幹部參與熱情很大,必須慎而待之,下面請常委同志們審議。”

 劉勇一絲不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