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二選一

在此之前,“聰明”這個詞還是一個褒義詞。



因此,被子坤先生稱讚為“大聰明”,令張飛不禁一時有些自得。



唯有在場目睹全過程的劉備、關羽,明顯感受到了其中的某種隱喻,不約而同地選擇沉默不語。



“咳咳……”



最終還是李基輕咳了一聲,重新將話題放回到了正事之上,詢問道。“玄德兄,不知你可有什麼信物可向北中郎將證明自己的身份。”



“嗯,子坤可有大用?”劉備問道。



“沒錯。”



李基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欲破鉅鹿,必先破人心;欲破人心,又須直指糧草或妖道張角;糧草且無須多說,然,欲破妖道張角,鉅鹿又將會是難以繞過的障礙。”



隨即,李基豁然起身走到營帳之中所掛的那一面簡略冀州地圖,手指在如今所處的高邑一指,然後往前一劃途徑鉅鹿,又朝著廣宗的方向而去,說道。



“此環環相扣,已非玄德兄所率領六千士卒可解之。如今之計,計在於北中郎將,若我等做北中郎將之奇兵,兵鋒直指妖道張角,或有所作為。”



劉關張聞言,神色懼是振奮了不少,但劉備興奮過後,似是想到了什麼,整個人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般,說道。



“鉅鹿處於廣宗之後方,我等若率軍過鉅鹿往廣宗,必被鉅鹿所隔,甚至會被鉅鹿、廣宗兩地黃巾前後夾擊。”



李基笑道。



“玄德兄,所謂兵者,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張梁性格謹慎小心,且身系鉅鹿大城,欲破其城,甚難。然,其人亦是難成大事,無慮也。”



頓了頓,李基的手指朝著廣宗一指,說道。



“我所慮者,乃廣宗也。此計,我等在於奇,北中郎將在於正,需正奇相合,直擊廣宗張角一部,一戰定乾坤。”



“故,這一切的前提條件,乃是需讓北中郎將相信我等。若是北中郎將心有一絲疑慮,懷疑我等乃是黃巾賊人所使的反間計,非但計必不成,我等亦會陷於險地。”



張飛聞言,開口道。“這還不簡單,將劉焉給的那什麼督賊曹符印送去,自可證明我等身份。”



李基笑道。“黃巾攻陷之城池何其多也?所殺官吏不計其數,所繳獲的各級符印不說堆放成山,恐怕也足以鋪一條小路了。”



“如此一來,可就難矣。”



關羽也是皺了皺眉,說道。“莫非,需讓大哥本人橫穿鉅鹿郡前往廣宗?可如此實危險之極,且大軍也將無人統率。”



一旁的劉備低著頭來回度步,似是在不斷回憶著什麼,然後開口道。



“備拜別恩師返鄉之前,盧師贈予親自注解兵書典籍三卷,此物難以作偽,且非所贈之人,亦難知之或可以此為證。”



“那兵書典籍三卷,今在何處?”李基追問道。



“說來也巧。”



劉備忽然就笑了起來,說道。“若無子坤,備必將那三卷兵書典籍小心存放於涿縣,以免遺失。”



頓時,李基就反應了過來,朝自己指了指。



劉備則是肯定地點了點頭,說道。“其中一卷,七日前,備尚且看子坤捧於手上晝讀夜誦。”



當即,李基走向堆放在營帳一角的兩個大箱子,依照劉備所說書名翻找了起來。



只是,頗為遺憾的是李基並沒有將盧植所贈的三卷兵書典籍都帶著行軍,原因則是在於盧植除了是位兵法大家之外,更是當世有數的大儒。



因此,盧植贈予劉備的三卷竹簡中,僅有一卷是兵法,其餘兩卷都是儒家經典註解。



那兩卷李基隨手翻閱了一遍就束之高閣了,僅僅將大量與兵法有關的竹簡裝了兩個大箱子帶於行軍路上研讀。



“找到了。”



不到片刻功夫,李基就將劉備所說的那一卷竹簡給找了出來。



“有了此物,玄德兄再親自手書一份,北中郎將可無疑也。”李基笑著說道。



“子坤,書信該寫何物?”劉備問道。



李基聞言,則是陷入了一陣深思之中。



在上一次的推演之中,在黃巾徹底與漢軍絞殺成一團之際,劉備所率大軍奇襲攻陷黃巾中軍,乃至於一舉斬殺張角奠定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