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二選一




這……無疑也給李基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以奇兵相助董卓可勝,那若以奇兵相助盧植,未必沒有勝機!



當然,上一次推演之中的輝煌大勝,最重要的是還是臨陣換將且董卓一敗再敗,這才讓張角一把梭哈尋求翻盤的機會,反而提前給自己釘上棺材板。



如今,盧植面臨的難題亦會在於如何使廣宗黃巾出城,否則若是將劉備這不到六千士卒用於攻城,那與擔沙塞海有什麼區別?



然而如此一來,李基則需要面臨將主動權交予盧植的手上,這讓李基本能地感到有些不安與沒底。



本能的,李基的意識沉浸於“計謀模擬器”之內,卻發現“計謀模擬器”之中依然沒有出現第三個選擇。



‘與推演董卓之敗結合了一部分歷史軌跡所得出的結論不同,我對於北中郎將盧植與廣宗黃巾知曉的信息過少,故以直接無從推演模擬嗎?’



李基心念一動之下,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所在。



‘更重要的是,以著純粹的理性來看,估計劉備僅憑著一卷竹簡與書信,能否取信盧植壓上全軍去相信一支奇兵改變已定戰略,也暫且無法判斷。’



‘畢竟,其中涉及到的盧植主觀想法過多,也牽扯到劉備過去與盧植的關係,這些都是我所不知的。’



‘只是目前來看想要有所作為,只能是在董卓與盧植之間二選一。”



“面對董卓則是主動努力,然後被董卓白嫖;面對盧植則是被動承受,然後被盧師打賞。’



不過很快,李基心中就有了傾向。



白嫖可以,白嫖我不行!



李基寧願拿著戰功塞劉焉嘴裡,把劉焉塞得滿滿的,塞得肚子都漲起來,李基也不想便宜了董卓,免得以後董卓穢亂後宮之時,李基感覺自己也算是間接推了幾把。



更何況,就算劉備這一支奇兵最終發揮的作用不大,以盧植表現在外的性格作風,也必會記住劉備的相助情誼。



只要盧植在朝中不倒,劉備在外儘管旗幟飄飄,也不至於在偌大的朝堂之中連個支持者都不多。



‘若單純論軍事,伺機而動顯然更穩妥理性;可戰爭終究是政治的延續,保住作為老師的盧植在朝中不倒,對於想要崛起的劉備而言意義莫大。’



‘甚至,即使這一次劉備作為奇兵沒有作為,軍功不足以升郡守,若是盧植承領了作為弟子的劉備情義,以盧植的人脈名聲,輕鬆就可以讓劉備晉升。’



這一切在李基的腦海之中不斷衡量,約莫在數息後,李基朝著劉備開口道。



“玄德兄宜於信中多訴過往師生情誼,再言及知之北中郎將在南討賊,故於涿郡領督賊曹剿滅黃巾賊人後,不敢面北碌碌無所為,故已領六千士卒急行南下駐紮於高邑,聽候北中郎將調遣……”



頓了頓,李基接著開口道。



“稍後,我亦會將我等所得的鉅鹿郡情報與地圖進行匯合,玄德兄可將之一併附上。”



一旁的張飛聞言,開口提醒道。



“不需要再多說什麼?補充一下我等有意行軍跨越鉅鹿郡前往廣宗支援,讓北中郎將想辦法配合一番?”



李基聞言,忍不住深深地看了張飛一眼。



張飛感受到李基那詫異的目光,有些不解地問道。“子坤先生,俺是有哪裡說錯了?”



“翼德說的倒是大實話,但是卻不能這麼說。”李基答道。



“為何?”張飛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李基不禁有些頭疼。



事實上,李基深知關羽、張飛或許都存在著一個同樣的問題。



那便是視軍令為兒戲!



“為何軍中一再強調:軍令不可違?那便是為了保證軍中可以貫徹一個聲音,如此提一句,與玄德兄欲教北中郎將做事何異?”



李基悠悠地開口道。



“如此一來,北中郎將縱是相信了玄德兄的身份,或許也會認為玄德兄不會聽從軍令。”



換而言之,劉備真要是在信中按照張飛說的寫上這麼一句,看在盧植眼裡大體就是一個感受:



玄德啊,你能來幫老夫,老夫很高興,但是你這說話的語氣,老夫不得不考慮你是否會依照軍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