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

 此前,李基並非是沒有這麼一個想法,而是書院的創立必須要有真正的大儒坐鎮。

 在劉備沒有大儒支持的前提下,就算李基有心想要創立書院,那也是空中樓閣。

 雖然劉備之師盧植就是大儒,但貴為北中郎將,自然不可能特意棄官去擔任一小小的書院院長。

 而在與蔡昭姬確定婚期之後,李基自然便將主意打到了某種意義上真正變成了自家人的蔡邕。

 自家人,不用白不用,用了也是白用。

 白用白嫖之事,李基最為喜歡不過了。

 且有了蔡邕建立書院的話,那麼原本李基還有些煩惱今後假如以名聲吸引來的文士,必然會有相當一部分文士不接受劉備的橄欖枝流失的問題。

 而有了書院之後,非但吳郡之地對於天下文士的吸引力更進一步,且書院也能不斷吸納文士停留在吳郡之地。

 可以說,這對於劉備與李基而言是個百利而無一害的選擇,唯一的問題就需要勞煩老丈人出力罷了。

 更何況,李基的心性最孝順不過了。

 蔡邕遠離朝政,每日無所事事地宅在家中,讓李基著實心疼壞了,且也生怕蔡邕今後天天緊盯著自己,還不如多給蔡邕有點事情做做,也算是聊表一番孝順,也能讓蔡邕實現人生價值。

 而蔡邕細細地看著竹簡,短短的數百字,蔡邕足足看了一刻鐘之久方才意猶未盡地緩緩放下了手中竹簡。

 不過蔡邕沒有推辭,也沒有同意,而是語氣慎重地問道。

 “此事,劉玄德知否?還僅是賢婿一人之意見。”

 李基答道。“丈人可放心,此事基已告知主公知曉,且主公也言及若丈人有意擔任書院一職,必會傾力支持之。”

 頓時,蔡邕的眼中明顯地閃過了喜悅與意動之色,開口道。

 “此事善莫大焉,但事關重大,且僅老夫一人遠遠不足以支撐賢婿所言的龐大書院,還請待老夫聯繫各方好友確認可否相助,方能做出決斷。”

 李基聞言,心中一喜,已知蔡邕的態度是相當支持創立書院的。

 而以著蔡邕的人脈與名聲,只要蔡邕傾力支持,那麼此事便是成了大半。

 當即,李基開口道。

 “那便勞煩丈人費心了。”

 “嗯。”

 蔡邕應了一聲,接著說道。“賢婿既也是為了借閱典籍而至,可自行前往偏院,老夫還需細細斟酌一陣。”

 蔡邕說罷,便徑直重新埋首研究起手中竹簡的內容。

 李基見狀,也不再打擾蔡邕,而是自行退出了正廳,然後朝著蔡邕存放典籍的偏院走去。

 只是,等李基走入偏院之時,恰好看到了蔡昭姬正有些吃力地捧著一大堆竹簡。

 李基與蔡昭姬相視一眼,頓時雙方都有些愣在原地。

 不過,李基很快反應了過來,快步上前,從蔡昭姬的懷中將大半的竹簡也抱了過來,替蔡昭姬分擔了一下重量之餘,溫聲道。

 “不必勉強一次性便抱那麼多的竹簡,大可分批抱,慢慢來。”

 “嗯。”

 蔡昭姬的神色依然是那般的清冷典雅,唯有臉上飄過了一抹輕微的酡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