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以工代賑

 相對比朝廷的政令,羅斌更快一步地返回吳縣,向李基彙報著洛陽之內所發生的狀況。

 時已至三月下旬。

 吳地已是萬物復甦,氣溫舒適且怡人,春風吹拂惹人昏昏欲睡。

 李基安坐於庭院之內,左右堆放著近百卷竹簡。

 隨著夏侯蘭被李基派去主持“四渡紅水”,李基身邊沒了書童,且有不少事情不便被僕從接觸,因此李基只能是親力親為地一邊整理著那些竹簡,一邊細細地聽著羅斌所彙報的內容。

 羅斌接觸的重臣態度,洛陽各方動向以及打探到的朝堂上的反應……

 直至從羅斌口中確認了朝廷已決定由揚州安置流民,且命令揚州刺史劉備督察此事,李基的神色方才略微一動。

 旋即,李基看著羅斌臉上那掩蓋不住的疲憊,開口道。

 “辛苦了,汝先下去歇息吧。”

 目送著羅斌離去的背影,李基的心中默默地評價著。

 羅斌在軍政之上都無甚才能,但勝在出身寒苦,體魄不遜色於一般將領,且交際能力頗高,情商與自控能力相當出眾。

 因此羅斌不僅此前作為細作騙過了嚴白虎,這一次更是受命前往洛陽聯絡一應重臣。

 而羅斌一路上幾乎是換馬不換人地飛奔於洛陽與吳郡之間,讓李基都不禁為之佩服,感覺羅斌或許更適合當一位武將。

 旋即,李基重新將注意力放在朝廷的身上。

 朝廷內部的派系爭鬥,無疑是日漸明顯,且其中明顯有著天子居中平衡的痕跡。

 帝王之術?

 平衡之道?

 李基忍不住嘆息了一聲,大體是明白了天子劉宏此刻的狀態大概是自信得可怕。

 黃巾之亂非但沒有給天子劉宏敲醒警鐘,讓天子劉宏意識到大漢已然處於崩潰倒塌的邊緣,反倒是讓天子劉宏越發的自信。

 縱觀天子劉宏的人生軌跡,由於先帝無嗣,本僅是漢室宗親解瀆亭侯的劉宏於十歲登基稱帝,屆時還是竇氏外戚把控朝政,便是連天子劉宏都僅是竇氏外戚扶持的傀儡罷了。

 而天子劉宏在這種處境之下,卻是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很快就解決了外戚專權的問題,掌握大權之後,更是將朝中的宦官、士人換了一撮又一撮,殺了一批又一批。

 以著帝王之道而言,天子劉宏無疑是合格的,對於朝堂之內的把控能力強得驚人,甚至公然大肆賣官鬻爵。

 只是,天子劉宏在享樂之上的追求,卻是比李隆基還要來得極端。

 賣官鬻爵,僅為享樂。

 且目前來看,在天子劉宏的觀念之中,恐怕就是連卷席大漢七洲之地的百萬黃巾都在頃刻之間被解決,天下已然是固若金湯。

 ‘又或許,天子劉宏亦是看出了大漢弊端,但更是明白無力改變,所以先爽死再說,不管身後洪水滔天?’

 李基轉而又想到了這個可能性。

 且不得不說,李基沒有記錯的話天子劉宏縱情聲色,乃是於三十二歲就徹底被掏空身體而病逝,某種意義上確實是爽了半生直到死。

 可惜天子劉宏大概想不到在他死後,董卓不僅會成為他的同道中人,還會順便當了他的便宜女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