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許文

 只是在顧雍離開府衙之後,府衙之內的氣氛非但沒有緩和,反而在看似不過弱冠之年的李基凝視之下,每個縣令都感受到沉重無比的壓力,就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氣氛安靜得彷彿能夠聽到心臟跳動的聲音。

 此前,劉備與李基在吳郡之中的聲望固然如日中天,且四處巡視的督郵張飛也給諸多縣令們帶來了不少驚嚇。

 甚至有個倒楣蛋縣令由於被張飛當場撞破欺壓百姓,直接就綁了起來當眾鞭撻了一頓。

 只是,很快不少縣令就發現張飛莽而無謀,只需儘量做做表面功夫,不要被督郵張飛看見什麼不該看見的東西即可。

 且在吳郡各地世家豪族或死或遷,這反倒是進一步放大了縣令的權力和重要性,自恃郡守劉備穩定民心同樣還需要他們這些當地縣令的支持。

 即便是對吳郡府衙多有敬畏和忌憚,但不少本就行事肆無忌憚的縣令也漸漸地放肆了起來。

 甚至一部分縣令自覺劉備乃仁德之主,李基是君子做派,可欺之以方,只要沒有拿捏住什麼把柄,劉備與李基也沒有什麼藉口對付他們。

 然而,這些縣令不清楚的是,自從錦衣司開始在吳郡範圍內建立之後,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被記錄在冊。

 劉備與李基對於每個縣令的做派都可謂是瞭如指掌。

 只是,此前李基還需要這些縣令們穩固當地民心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李基還沒有騰得出精力去處理這些貪官汙吏,只能讓這些貪官汙吏多蹦躂一陣。

 而如今這些縣令直接撞到李基的槍口上,那李基自然也不會有一絲的猶豫進行殺雞儆猴,也教他們這些縣令大人們知道時代不一樣了。

 至於民心不穩?

 甚至發生什麼叛亂?

 且不說各地郡兵皆已被劉備牢牢掌握,錦衣司已經完全在整個吳郡範圍內建立起來。

 便是率兵就駐紮在吳郡南部富春山一帶的關羽,只消一日行軍便可抵達餘杭縣和錢唐縣。

 敢叛亂,那就九族消消樂。

 時逢大災,李基沒有心思跟這些縣令玩什麼爾虞我詐。

 找一個丞相之才替代顧雍有點難,但想要成為縣令以及具備縣令之才的士子,隨便往在仁德書院外求學的士子丟塊磚頭都能砸死倆。

 也就是在各地實行“以工代賑”修建水利,還需要各個縣城的支持,這些縣令尚且還有著自己的價值,臨時讓其他士子頂上還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

 否則,李基說不得現在就秋後算賬,直接將其中大部分魚肉百姓的縣令腦袋給拿下來再說。

 而在李基如此赤裸裸的殺雞儆猴之下,其餘縣令幾乎是全部都一下子萎了下來,明明是坐在府衙之內卻依然感覺自己的脖子涼颼颼的。

 彷彿是生怕下一刻就會如同錢唐縣令那樣,腦袋還留在吳縣做客,身體就先回家去了。

 隨即,李基略微抬了抬手。

 一郡小吏捧著一卷又一卷的竹簡魚貫而入,對每位縣令進行著分發,且每位縣令面前的竹簡數量也是有多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