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

 婁縣縣令聞言,臉色微緩,但語氣依然頗為強硬地開口道。

 “郡丞大人既知何為賢,且府君行事亦是多秉仁德,還請郡丞大人收回此命令,恕吾不能奉行。”

 而隨著婁縣縣令開了個頭,且李基似乎也絲毫沒有動怒的樣子,其餘縣令也是紛紛開口訴說著困難。

 其中,還有些分不清楚什麼狀況的許文,在悄悄地打開堆在面前的竹簡其中的幾卷,粗略地一掃,頓感頭皮發麻。

 當了數年的縣丞,且錢唐縣大大小小的瑣事都是許文一人處理,許文對於錢唐縣不可謂不瞭解。

 也正是因此,許文僅僅是大概估算了一下,就意識到倘若要依據竹簡所述那般進行水網改造,恐怕要從錢唐縣的百姓之中抽取過半青壯充當勞役不可。

 這是暴政啊!

 更何況,錢唐縣也絕對沒有那麼多的錢糧支撐勞役。

 許文的心中一凜,意識到為何那麼多縣令紛紛開口反對,這種政令一旦實行,恐怕百姓就算不暴亂也得紛紛逃離不可。

 只是,就在許文也準備開口發言之時。

 李基的雙手抬起略微一壓,屋內的聲音頓時一靜。

 旋即,李基接著開口道。

 “此政令無須各縣城提供錢糧,也須各縣城派遣勞役,吾將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自逃至吳郡的流民之中抽調青壯對吳郡各地進行水網改造。”

 許文心中一動,忍不住問道。“何為‘以工代賑’?”

 李基接著開口道。

 “以一戶四口計算,一青壯參與水網改造,便每日可獲一戶一日所需糧食。而勞役期滿一年後,當地入戶籍分配五十畝田地為報酬,且居住房屋亦可由官府建造借貸於一戶之家居住。”

 至於真正的銀錢,李基自然不會發放給流民。

 又或者說,就算發放給流民也沒有任何意義。

 在第一年中,流民的任務就是——活著與飽腹,就算是給了銀錢,他們也只能拿去買賣糧食,這反倒是給了一些人哄抬物價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吳郡內部也未必有如此多的銀錢流轉。

 而且吳郡內部本就人手不足,“以工代賑”的形式自然是越簡單越好。

 因此,李基在思慮再三之後,這一次“以工代賑”的形式則是提供糧食,再以一年為期分配田地作為報酬。

 自然,現在的吳郡自然是還沒有那麼多土地分配,但在完成了吳郡水網改造之後,可耕種的田地面積就會隨之暴漲。

 可以說,李基這完全就是拿未來的餅餵給現在的流民。

 當然,以一戶四口人的量發放糧食,青壯需要參與水網開發之餘,家中其餘老弱婦孺也需要進行相對輕鬆的一些其他勞作。

 修繕房屋、煮飯熬粥、送達物資等等……

 總而言之,那便是相對於現在靠著砂石稀粥勉強續命不同,吳郡官府以著吃飽為代價,以著未來分配田地為報酬,讓流民們對吳郡進行開發且建造屬於他們以後的家。

 正是因此,李基同樣需要吳郡的各個縣城全力合作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