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庭 作品

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

 各個縣衙需要大量抽調人手,統籌物料,調和當地百姓與流民的關係,甚至水網開發同樣也可能會影響到一些當地百姓的房屋、田地之類的。

 這些同樣也是需要各地縣衙需要去調和處理的。

 並且,各地的情況顯然也是各地縣衙最為清楚不過,即便李基已經在大量組織士子與已經積累了一部份經驗的小吏前往各地指揮水網開發,但同樣也是需要各地縣衙提供大量協助。

 若是以“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說法來形容。

 李基所擔任的是總廚,水利規劃計劃則是菜譜,流民們則是材料,各地縣衙、士子以及小吏則是屬於真正上手的廚子。

 最終吳郡這一鍋菜能熬成什麼樣子,可謂是跟方方面面都息息相關。

 而在李基耐心地將以上內容以著相對官面的言語對著縣令們解釋了一遍,頓時縣令們無疑都明白了李基的意思。

 勞力,府衙解決;錢糧,府衙同樣解決……

 各地縣衙的任務是依據著分發給各縣的水網開發計劃,協調流民們進行“以工代賑”。

 一時間,一些頗有能力的縣令不禁對於李基的這個計劃大為驚歎!

 這幾乎是將原本只會是吳郡沉重負擔的流民,完美地轉為了開發吳郡的重要勞力。

 且縣令們更為清楚的是,做到這一點難的不是這個想法,而是分發到他們手上的具體水網開發計劃。

 沒有一個具體可實施的計劃,就算想要通過“以工代賑”的方式安置流民,那也只會出現一個結果——勞力過剩。

 尋常的州郡,完全不需要那麼龐大的勞力。

 並且即便是動用大量勞力,勞力的投入又是否在民生經濟上能產出足夠的回報?

 只是,不少縣令的臉上依然是一臉苦澀之意!

 即便府衙自行解決錢糧與勞力的問題,但是協同如此龐大的勞力,那對於縣衙而言無疑也是沉重到極點的工作。

 過去準時點卯上班,灌一肚子茶酒,這逛逛那看看就能按時散值,當個俸祿小偷,每天就是跟當地豪族商戶吃吃喝喝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復返了。

 “諸位同僚,此事關乎吳郡數十萬百姓以及無數流民,還望諸位同僚莫要有任何鬆懈懶怠之心,誰要是出了差池,可勿怪於基!”

 “能者上,庸者下,如是而已。”

 只是,這句話聽在諸多縣令的耳中,只覺得或許那庸者下,恐怕下的是黃泉。

 旋即,李基的臉上露出了溫潤如玉的笑容,道。

 “當然,人貴在有自知之明,若是哪位同僚自認能力不足以為一縣縣令,亦可趁此請辭之。”

 或許有大才之人,不在乎縣令之職,但大才者更不會覺得此政令難於達成。

 至於庸者,他們更是不捨得放下那一身官衣以及象徵著權力的印信。

 因此,隨著李基說完停頓了十餘息依然沒有縣令開口請辭。

 “善!既然諸位同僚沒有異議,那便如此決定了,還請諸位同僚儘快趕回縣衙之中進行籌備,一應勞力、錢糧均會在三日內開始送往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