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國士李基

 “當不得,當不得!”

 對於這一幕同樣也是沒有提前預料到的李基,連忙謙虛退讓了起來,道。

 “此戰能勝,功勞首推不懼生死的眾將士,基不過是偶有建言罷了,何以當得起如此盛讚?”

 只是,不等李基說完,劉虞便是一把抓住李基的手腕,道。

 “餘下諸事,子坤不妨容後再談,老夫已在府中設下慶功宴,當下之急便是為子坤慶功,為眾將士慶功,亦是為幽州與大漢慶功!”

 旋即,不由分說的劉虞一把將李基往著自己車架之上拉,執意在返回府衙的路上要與李基同乘,以彰李基之功。

 對此,推脫不過的李基略微猶豫了一番後,在劉虞耳邊建言道。

 “劉使君何不將公孫將軍亦邀上車架,既可表彰公孫將軍縱橫塞外之功,亦能向塞外諸胡表明使君麾下文武和諧,使諸胡越發不敢冒犯幽州。”

 劉虞聞言,忍不住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公孫瓚。

 對於公孫瓚對待胡人的剛烈,劉虞其實心中亦是有所欣賞,那未嘗不是武人典範,與公孫瓚之間的矛盾,劉虞所認為不過是政見不合罷了。

 否則,以著劉虞的幽州州牧身份,一言便可去了公孫瓚作為騎都尉的官身,甚至就連先報朝廷批准都不用。

 而劉虞明白李基大體是在有意調和自己與公孫瓚之間的矛盾,但也覺得李基所說的大有道理。

 畢竟,此番能大勝烏桓,公孫瓚於塞外掃蕩諸多烏桓定居點,引走了八萬烏桓大軍的功勞不假。

 再者,劉虞與公孫瓚維持好表面的和諧,更有利於幽州威懾塞外諸胡。

 因此,劉虞猶豫了一瞬後,語氣溫和地向著公孫瓚開口道。“不知伯圭可願上老夫的車架,與老夫同乘?”

 公孫瓚微微一怔,下意識就想要拒絕,但注意到李基那暗自示意的眼神後,稍加冷靜地分析了一下,也明白自己此番不該因私人喜惡而拒絕劉虞的善意。

 “那某便卻之不恭了。”

 公孫瓚當即便拱手應了下來,然後也跟著上了劉虞的車架。

 車架之上,劉虞、李基、公孫瓚三人幾乎是並排而站而出現在諸多薊城民眾的面前,並且在李基的居中調和之下,劉虞與公孫瓚倒也是罕有地相談甚歡。

 起碼在如今烏桓的威脅幾乎解了大半的情況下,劉虞與公孫瓚本質上已然不存在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

 在隨後的慶功宴之上,亦可謂是一片歡慶祥和,大量的武將官吏俱是醉倒當場。

 而在第二天劉虞醒酒之後,李基就彷彿是掐著時間一般主動上門拜訪,私下向劉虞進言對於三萬烏桓俘虜的處置方法,且在一卷竹簡內寫下了詳細的內容獻於劉虞。

 劉虞看罷,久久未能回神,握著李基的手連連讚賞道。

 “此竹簡完全可命名為‘定烏桓之策’,最少可保幽州十年太平也,子坤莫不是昨夜通宵所書?”

 通宵,自然不至於。

 對於暗中以“計謀模擬器”推演了一遍的李基而言,無須細細一點點地思考其中細節,大體也就是費了幾個哆嗦的時間就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