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劉宏駕崩

 且這兩個國策在倭國推行也有著充分的理由,“閉關鎖國”名義上是為了防止外敵入侵瀛洲,“種姓制度”明面上對於統治階級有著絕對的好處,自然會受到無數倭人的追捧。

 此刻瀛洲之內的平民本來也無甚人權與地位可言,上升通道同樣也是近乎不存。

 “種姓制度”之中的“礦工”地位等同“武士”,這無疑是讓無數的倭人將這毒藥視作了美味佳餚。

 而在整個過程之中,無論是李基還是漢軍,均沒有進行任何的干涉,僅僅是協助著倭國平定四方些許叛亂,以及推動著一個個礦脈進行開發。

 且隨著“種姓制度”的推行,一個個倭人對於挖礦非但沒有絲毫抗拒,反而一個個趨之若鶩,視若上升的通道,不惜荒廢田地。

 作為這些制度的推手,眼睜睜地看著倭國所產生的變化,心中感到發寒,明白倭國在某種意義上已經在開始不可挽回地滑落深淵。

 種姓制度的推行,礦工地位的提高,無疑是讓更多的倭人農民地位徹底滑落到深淵之中。

 尤其是在賈詡玩弄人心的手段下,整個倭國上層已將茶葉與瓷器視若大雅與珍寶,開始不斷地追求茶葉與瓷器,與李基定下了種種貿易協定。

 茶葉、瓷器、精鹽等等被倭國上層所追求的大雅之物,則是倭國所需要的貿易回報。

 在倭國國主以及一眾貴族們的眼中,倭國能夠一統瀛洲,實乃是漢使李基率領著漢軍如神兵天降那樣橫推了過去。

 且,漢使李基更是展現了凌駕於神明之上的神蹟,以著“日光之刑”處死了卑彌呼。

 因此,倭國上上下下的貴族,無人覺得尊漢天子與漢使為凌駕於國主的“人之上”階層有任何問題。

 而瀛洲之內暫時還沒有以金銀為貨幣,即便有部分貴族知悉瀛洲之外金銀是貴重物,但是在如今卷席瀛洲的崇漢媚外潮流之中,倭國貴族覺得漢使所用的茶葉、瓷器、精鹽等物才是最高貴的。

 再加上李基如今在瀛洲中絕對的威望,非但不會有人出言反對,反而由上到下的不少貴族覺得佔了個大便宜。

 明明漢使可以直接帶走那些礦產作為助倭國一統瀛洲的回報,但漢使居然還以茶葉、瓷器、精鹽等物作為貿易,實在是太……“亞撒西”了。

 已經精通倭語的賈詡,每次聽著倭國貴族群體中對於李基一致的風評,都忍不住嘴角抽搐。

 而待倭國之內的“閉關鎖國”、“種姓制度”以及各種礦脈開發都均已經漸漸穩定了下來,李基準備率軍離開瀛洲之時。

 賈詡看著卑彌弓呼以及倭國貴族一個個哭得死去活來,一副不捨之極的樣子,甚至幽幽地嘆息了一下,然後就先行回到船艙之中,免得自己在這種嚴肅場合之中笑出聲就不太好了。

 “賈大人為……為何先行離去?”卑彌弓呼以著不太流利的漢話問道。

 李基一副慈愛又不失威嚴的神色,答道。“或是文和與國主感情至深,不願當眾淚灑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