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諸侯會盟

 而對於如今風起雲湧的整個大漢而言,“刺董義士”曹操在逃亡過程之中遇到死士伏殺,根本就不足以引起任何的波瀾。

 相反,在曹操挾刀試圖刺殺董卓之後,董卓反倒是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了就算掌控了洛陽,掌控了朝廷,掌控了天子,同樣也不足以服人心。

 為此,董卓以著朝廷的名義對名望之士開始了大肆封賞,韓馥、袁紹、袁術、孔融等等俱是封為各方刺史郡守不說,更是大肆為靈帝劉宏期間遭到迫害的黨人或名士大儒平反,以圖獲得各方支持。

 其中,如今身居吳郡的蔡邕、盧植亦在其中,俱是有詔書送至吳郡,請蔡邕與盧植入朝為官。

 若是原軌跡之中的蔡邕,身居吳會之地流放多年,朝不保夕,全憑各方士人資助得以度日,還可能會心懷感激地入朝為官。

 可如今仁德書院的建立已然成了蔡邕畢生心血所在,又如何可能會入朝為官?

 至於盧植,對於董卓的任命更是嗤之以鼻,甚至指著前來宣讀聖旨的宦官怒罵道。

 “汝乃天子之犬?亦或是董賊之犬?”

 只是,蔡邕與盧植會拒絕,並不代表其餘人就會拒絕這名義上來自於大漢朝廷的封賞。

 荀爽、韓容、陳紀等名士紛紛入朝為官,袁紹、袁術、韓馥、劉岱、孔伷、張邈等人亦是各自擔任各地空缺的刺史、郡守等職務。

 對此,李基不得不感嘆董卓蠢不可及!

 此舉非但不會讓董卓獲得袁紹等人支持,反而是進一步加劇了地方上割據,且讓袁紹等人可以名正言順地割據一方,積蓄實力。

 不過,當李基細細思索著如今的洛陽局勢之時,發現或許這並非完全是董卓所為,與如今名義上的三公太傅袁隗或有著脫不了的干係。

 董卓原本就是借了袁氏所起的勢,即便董卓率兵入洛,讓袁氏徹底掌控不了董卓,但袁隗依然能夠穩坐三公太傅之位。

 且董卓如何懂得治理朝政?

 自然,朝政之事實則多數仍然還是袁隗所操持。

 以著過去的情份以及太傅袁隗的精明程度,恐怕董卓往往根本不知此舉深意,還以為是袁氏願服從於他的一種示好。

 複雜!

 毫無疑問,如今的洛陽局勢可謂是複雜之極,看似是董卓一手掌控,實則多方勢力亦是開始在其中暗自角力。

 而也在風雲變幻的局勢之中,分別來自於揚州吳郡以及冀州渤海的書信,送到了劉虞的面前。

 在府衙之內,劉虞看著面前一左一右的書信,微微閉目。

 右側的書信,乃是吳郡郡守劉備所寫,言及之內容便是希望劉虞出面呵斥董卓亂政,廢帝弒後,天地不容,然後號召各方宗親諸侯起兵征討董卓,以扶天子劉辯重坐帝位。

 左側的書信,則是渤海郡郡守袁紹所書,言及內容同樣是痛斥董卓禍亂朝綱……

 然,袁紹所提出的卻是當今天下劉協乃董卓所立偽帝,而是提出劉虞宿有德望,乃宗室最賢,已聯合韓馥、孔伷等忠漢之士,願擁立劉虞北面稱帝,而後揮兵西政,誅殺董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