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諸侯會盟

 (ps:袁紹、韓馥等人提出擁立劉虞為帝是史實。

 由此可見,劉虞在大漢以及宗親之中的威望之高,足以讓袁紹等人認為他有資格直接代董卓所扶的劉協為帝,且能使天下人信服的地步。)

 下一刻,劉虞拿起左側袁紹的書信,重重地往著地面一砸,怒喝道。

 “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吾等身懷漢恩,未能為國除賊已是恥辱,安敢言這般讓國有二帝之言?”

 “老夫若行此事,豈非致使大漢東西而分乎?端是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說罷,怒得頜下白鬚都抖了好一陣的劉虞,方才氣喘吁吁地坐了下來,然後拿起著劉備所書的書信,陷入到了久久的深思之中。

 靈帝劉宏在位期間,劉虞便已是宗正,且不乏勸說劉宏勵精圖治之言。

 只是,靈帝劉宏完全不聽劉虞所言,這讓劉虞無疑是心灰意冷的,甚至可以說以著劉虞的聲望與地位前往幽州擔任州牧,非是升遷,而是某種意義上的流放。

 靈帝劉宏已然厭煩了劉虞,劉虞亦是深感無力勸說天子,不如前往一方保境安民,亦不算負了此生所沐漢恩。

 而若是依劉備之言,劉虞無疑需要拿出畢生所積累的名聲與威望……

 ‘臣無力勸說先帝勵精圖治已退至幽州,如今先帝子嗣為董賊所控,臣若是再退,又能退至何處?’

 良久過後,劉虞幽幽地嘆息了一聲。

 劉備書信所寫之言,就恍若是最後一根稻草那般,壓倒了劉虞心中的天平,讓劉虞徹底下定了決心,然後取出一卷竹簡書寫起了起來。

 其名為:《討國賊檄文》。

 而後,劉虞則是讓府衙小吏迅速抄寫《討國賊檄文》,然後以自己的名義,遣人送至大漢各州郡之中。

 劉虞所書檄文經過之處,無疑是引發了一片驚濤駭浪,甚至看得已逃回譙縣

之中準備研究矯詔的曹操,良久方才緩緩地回過神來。

 與曹操所擬準備號召各方諸侯聯合討董的矯詔不同,矯詔本質上就是遮羞布以及藉口。

 人人都知曹操不可能得到天子密詔,但各懷野心的各方諸侯卻能裝傻充愣,將矯詔當密詔開始聯合討董。

 而劉虞所書的檄文,可沒有半分虛假,所代表的更是大漢宗親這一群體對董卓的斥責。

 從義理上完全扯下了董卓的遮羞布,將董卓所扶的劉協定義為偽帝,號召各方宗親與諸侯進京勤王,重新扶立劉辯為帝。

 而當這一檄文傳至益州、荊州之時,原本早早就收到了劉備書信,卻始終無動於衷的劉焉、劉表二人,神色均是大為變化。

 劉虞斥董卓所扶的劉協為偽帝,這在某種意義上即代表如今大漢並無真正的皇帝。

 而東漢皇帝多有絕嗣無後者,因此類似於劉虞這般的宗親掌握著極大的權力,往往能商定該選何方宗親為帝。

 先帝劉宏,本就是在恆帝劉志駕崩了之後,由外戚竇武與宗親劉鯈從河間國一眾漢室宗親之中選了世襲解瀆亭侯的劉宏為天子。

 因此,這在某種意義上無疑代表劉焉、劉表這一類漢室宗親,也未必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