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遺 作品

第八章 民諺悠悠把家傳

 八十年代的農村孩子,打小都是滾在土窩裡長大,玩的遊戲自然很接地氣。比如隨手抓來各種昆蟲,饒有興致地觀察它們掙扎求生;在地上攏一小堆土,把水倒進去和稀泥;纏著母親用幾塊舊布縫個沙包踢著玩,或者和小夥伴們一起組團扔沙包;還有跳繩、滾鐵環、翻手繩、丟手絹等等,甚至路邊樹叢隨手摺一根樹枝,都可以當作武器把玩很久。

 這時的農村,初中學歷已經非常吃香,賈豔豔便是初中畢業沒兩年就到興華小學任教。畢竟只有十七八歲,賈豔豔玩心還比較重。除了平日裡例行上課,她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學生們一起玩遊戲——打乒乓球、跳繩、扔沙包等等,不過她最最喜歡的還是拾核。

 所謂拾核,就是在地上挑揀五個形狀均勻,圓中略方的小石子,用這五個小石子玩拋撿的規定性動作。在黃土高原,石和土都是最不起眼的資源,只要稍微留點心,幾乎隨便走段路都能遇到心儀的石子。因此時常會有小孩走著走著突然低頭撿起來一顆石子,拿到嘴邊輕輕吹一吹,把上面的土捯飭乾淨後放到口袋裡,等下次玩拾核的時候就能從容地拿出來應戰。

 拾核一共有五級玩法,從一級到五級,難度逐漸增加。課桌則是拾核遊戲的最佳場所。學校的課桌都是雙人桌,一到下課,教室裡便會瞬間沸騰起來,同學們會迅速把書本收進抽屜,清理出桌面一對一或者組隊組玩拾核。由於太過投入,孩子們時常會玩到忘記上課。好在只要賈豔豔不吭聲,哪怕聽到鈴聲響起,大家也可以默契地裝作沒有聽到,沒心沒肺地繼續玩鬧。碰到戰況激烈的,孩子們便會湊到一起圍觀。黑壓壓的人頭一個挨著一個,即使是寒冷的冬天,教室裡也會熱氣騰騰。

 “上課了,鈴都響了半天了。”

 “噢。上課!”

 田錦為偶爾會敲開教室門,客氣地提醒一下賈豔豔上課。賈豔豔則識趣地回應一聲,自此遊戲便正式結束,教室重新恢復到上課的安靜氛圍。只是所有人的表情都是恍惚的,包括何朵在內,沒有一個人樂意接受這戛然而止的歡樂。

 拾核是走到哪裡都可以玩的遊戲,課桌上、平地上、操場上,都可以開動,晚上還可以在褥子上玩。只不過褥子過於鬆軟,會影響到手抓到石子的速度,優點則是不會傷手。因拾核全靠一隻手把石子仍起來時,快速把地上剩餘的石子捲入手中,同時成功接住從空中拋落的石子,全部石子一個不落地收入手中才算成功。這個動作需要手掌的側面在地上來回摩擦,所以孩子們小指頭一側經常被磨得通紅甚至破皮。

 即便如此,也完全抵擋不住大家對拾核的喜歡。那一片片被磨破的猩紅的血痂,反倒是他們勇挑遊戲、不畏“磨難”的榮譽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