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遺 作品

第八章 民諺悠悠把家傳

 農村的孩子很小就開始跟著父母在地裡幹農活,諸如割麥子,放牛,拔草,撿木柴,挖藥材等等,樣樣不在話下。孩子們活潑的小身影在山裡高高低低地穿梭,歡快的童音如鳥叫般嘰嘰喳喳,構成了大山裡最為靈動一道風景。

 不過何勝軍家的兩個女兒算是例外,平日裡都鮮少下地幹活。偶爾去個一兩次,也只是幫爸媽送飯,或者因為無聊而跟著父母們閒晃。

 對何朵而言,放牛是相對輕鬆的夥計,但也必須有大人遠遠跟著才行。因此何朵並沒有其他孩子身上的那股野勁兒,反倒是嬌滴滴白嫩瘦弱,手無縛雞之力,以至於連一些稍微猛烈的遊戲都玩不好。

 課外遊戲是孩子們混圈層不可忽視的社交場所。每每到了此時,何朵就很容易懊惱,因為除了學習,其他方面她的表現都很一般。跑步跑不快,跳繩跳不高,玩沙包老是接不住,可以說,她在大多數遊戲中都是個沒有存在感的人。唯獨拾核遊戲還算能夠混箇中低等級別,她自然要認真對待。為了儘可能提高自己的拾核水平,何朵即便放假在家時也獨自練習。

 每當此時,奶奶就會大聲唸叨:“拾核天旱,手個糟磨爛……”意思是說拾核會導致天氣不下雨,還會把手指頭磨爛了。

 “奶奶,那是封建迷信!”

 看著手掌一側磨起的猩紅碎皮,何朵不僅無所謂,心裡甚至還有一絲驕傲。

 奶奶很喜歡隨口唸誦一些“老話”。許嬌蘭曾經在女兒九歲時抱回來一隻剛滿月的奶貓,何朵疼愛的不得了,終日和貓形影不離。每次奶奶看到時都會碎碎念:“貓是奸臣,狗是忠臣。”看到貓舔毛的時候,便會說道:“貓洗臉,家裡要來人;貓洗臉洗到頭頂,家裡要來貴人!”

 何朵並沒發現過家裡來過什麼貴人,聽奶奶叨叨的次數多了,也都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有時候奶奶晚上過來串門,看到何朵梳頭,便會神秘兮兮地輕語一句:“晚上梳頭,嫁給老猴!”“猴子一會就來把你揹走了!”

 何朵半信半疑,雖然知道並不會真的有猴子來,但也難免胡思亂想各種可怕的畫面,於是真的不敢再在晚上梳頭。

 每年從春末開始,一直到中秋時節,山中雨水最為充沛,草木蔥鬱,萬物盎然,這個時節也是村民們積極穿梭山中各個角落的高潮期。悠長的吆喝、叮咚的牛鈴,在山坡上點綴出一片片棉花狀的白色羊群,以及蹦蹦噠噠跟在大人身後的孩童,是山裡經久不衰的風景。

 何朵放牛時,奶奶那句“牛怕曬,馬怕淋”的老話便會不自覺躍入腦中。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天氣太熱時不能放牛,要讓牛在樹蔭裡或者牛圈裡休息,下雨時不能把馬牽出去,不然馬淋雨後會生病。不過村裡鮮少有馬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