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遺 作品

第二十六章 昨夜星辰昨夜風

 對於農村的孩子而言,上學可以說是系統瞭解世界的唯一途徑。認識李天賜之前,何朵對世界的基礎認知只有眼下所處的紅西鄉,以及課本或電視中零零碎碎的描述。而自打認識李天賜後,在兩人天馬行空的頻繁交流下,何朵腦中的立體世界方才正式打開。

 “所以江南水鄉就真的是課本里描述的那樣,小橋流水、煙雨朦朧、青磚黛瓦,花兒四季常開,草木常年青綠嗎?”何朵問道。

 “對滴!風景和北方完全不同。”李天賜笑呵呵地說道。

 “飲食和生活習慣呢?”

 “區別也很大。比方說吃的,我們那裡一天三頓都是米飯,但是你們這裡全都是麵食。不過我好喜歡吃你們的麵食,哈哈!”

 何朵也興奮地說道:“我跟你正好相反,我從小就超愛吃米飯!”

 “那等你以後大學畢業了,去我們那裡,我帶你好好吃一吃江南的美食,天天吃!”李天賜燦爛地笑道。

 “好啊!”何朵雙眼放光,無限憧憬地說道:“我一定要考上大學,以後一定要去你的家鄉吳東看一看!”

 雖然少時那些雜七雜八的小說給她奠定了一定的文學基礎,但對現實生活而言卻起不到直接作用。好在李天賜各色各樣的奇聞怪談和科幻書刊,直接填補了何朵對現實世界的認知空缺。這對如飢似渴的她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因此兩人時常互換書籍,或者課餘時間坐在一起捧著書本酣讀。

 何朵看書極盡詳細,不願落下任何一個細節;李天賜則是走馬觀花,哪裡有趣就重點看哪裡,因此兩人討論書中要點時難免各有高下。偶有爭論不休之時,李天賜便會搬出些不著邊的時下趣聞或人文野史強行圓說,擾亂何朵視聽。何朵自然聽得出李天賜的杜撰,但她並不戳破。相對於爭執不休的觀點論辯,她更喜歡聽這些新鮮怪誕的故事。

 “其實《桃花源記》就是個鬼故事,‘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不就和人們每次講的瀕臨死亡時的感覺一樣嗎?而且為什麼是‘設酒殺雞’?因為古人下葬時,陪葬的葬品就是雞和酒。要不然為啥不說‘泡茶宰羊’,或者‘煮粥殺豬’呢?”李天賜故弄玄虛地說道。

 何朵嗤之以鼻,哼道:“你少嚇我!人家只是舉了個例子而已,難道還要把所有飯菜都一一列個單子給你彙報啊?”

 “這正是作者的巧妙之處啊!就是運用了人們的合理化思維,把很多隱晦的意思藏進去了。你看嘛,一個人‘設酒殺雞’也就算了,全村人都是一樣的吃法,不是很詭異嗎?”李天賜越發說的有鼻子有眼。

 何朵白了他一眼,說道:“你就是挑刺,人家這是文學!再說了,說不定這就是主人公的黃粱一夢。”

 “那不更可怕了嗎?夢在古代就是‘離魂’——”李天賜越說越帶勁兒,已然眉飛色舞。

 “你倆在說啥呢?”一個細細的聲音從二人身後傳來。

 “啊!”

 “媽呀!”

 李天賜和何朵嚇的差點靈魂出竅。原本二人討論的時候氣氛就已經漸漸有些壓抑,沒想到這時花蕾蕾突然出現在二人身後,直接把兩個外強中乾的心虛之人嚇了個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