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遺 作品

第三十四章 歡天喜地慶餘年(一)

 好在青少年的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只要不是一門心思紮在故事裡,抑或隨機切換下環境,那些頭重腳輕的飄渺情愫也就被新的事情刷了下去。就比如過年。

 過年絕對算得上是孩子們一年中最熱愛的節日。平日裡難得吃到幾次的瓜果零食,可以在走鄉串戶的時候隨便吃,吃不完大人還會給他們的口袋裡塞滿。穿了一年的舊衣終於能在過年時豪氣地丟到一邊,換上鮮亮的新衣。何朵常年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的舊衣,雖然那些衣服都被母親清洗的整齊乾淨,但看起來總歸土氣了些。只有過年時,她才能明正言順的擁有自己的新衣,自是欣喜。

 父親出事的第一年春節,何朵沒能穿上新衣,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吃著餃子,飯桌上也有了肉,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滿足。到第二年,何勝軍慢慢開始賺些小錢,家裡多了一份收入,年也就過的像了個樣子。平時只能在宴席上吃到的炒菜——村裡俗稱“盤子”,春節期間幾乎天天都能吃到。跟蘿蔔、白菜和土豆打了一整個冬天交道的腸胃,在此時越發能體會到豐盛佳餚的美好。

 北方的冬天沒有生鮮,連白菜、蘿蔔等都要提前在秋天的時候備好。農民們會在地裡挖個兩米左右的深坑,把白菜等食材埋在裡面用以保鮮。就連大蔥也要立起來,把根部埋在土裡,讓它們可以乾枯的慢一些。只有到了春節,人們才會拿出積攢了一年的積蓄,添置衣物和購買新鮮食材。

 作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農民們從臘月底就要開始忙碌起來。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全面打掃的大日子,何許夫婦會把所有傢俱抬到院子裡,何文何朵幫著把抽屜裡的東西都倒出來,扔掉那些平時隨手放進去的無用物件,用抹布把抽屜擦拭兩三遍後,再把剩下的東西整整齊齊放回抽屜。

 何平的主要“工作”則是從中挑揀出一些好玩的東西,然後趁父母不注意時溜出家門,和同輩的男孩去廝混。

 “媽,你家平子又跑了!”

 “這個慫娃!”

 雖然何朵會很不平衡地抱怨兩句,卻也沒有任何效果。只得繼續老老實實埋頭苦幹,和姐姐一起把家裡大大小小的玻璃全部擦拭乾淨。

 洗衣服、洗床單等最累的重活則是由許嬌蘭承包。許嬌蘭在院子裡放上兩個一米直徑的大鐵盆,讓丈夫把熱水涼水摻進去後,自己就著搓衣板一把一把地將物件一一洗淨。

 因此每逢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家家戶戶的院裡都會掛滿洗曬的衣物。一應傢俱也會被陸續搬到院子裡,用掃帚清掃乾淨,曬個半天太陽後,再度被搬回屋中。因此在紅西鄉,小年的主寓意就是:打掃衛生,送家裡各路神仙——天地爺、土地爺、灶王爺、財神爺、觀世音菩薩、狐仙等迴天庭覆命。等到正月初一的時候,這些神仙才會在一家之主的焚香恭請中再度下凡,保佑家宅平安。

 臘月二十五、二十六則是燉肉炸丸子等做熟食的日子。許嬌蘭幾乎終日泡在廚房裡,在滿屋的煙熏火燎中把未來幾天要吃的肉丸子、油糕等相繼炸好。何勝軍會把趕集買回來的豬肉切成整齊的小方塊,放在鍋裡用鹽水煮個四五分熟,再端到院子裡風乾封存。後期要做肉菜的時候,只要拿出來一塊,洗淨切片蒸炒即可。

 臘月二十七是年前最後一次的趕集日,市鎮周邊所有的集市會在這一天結束後全部打烊,一直到正月初十以後才會開市,人們會在這一天把滷牛肉、滷豬耳、新鮮蔬果等一類食材全部採辦齊全。何許夫婦會搭乘村裡的三輪車或者四輪車一起出門,從太陽剛冒頭時離開,到傍晚時分扛著大包小包等一堆戰利品回來。